何晨杰 人民之友 2025-10-14 10:18:20
省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邓述东在卢阳镇予乐村会议室,讲授稻草种植蘑菇技术。
两亩稻草一分菇不烧草,家家户户吃蘑菇身体好。正值国庆节,省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邓述东在汝城县卢阳镇予乐村会议室,为200多名党员、组长、群众代表、部分人大代表讲授稻草种植蘑菇技术。随后,邓述东来到稻田开展现场教学。
“大家看,用稻草做基料,菌包要这样铺开……”晚秋的田埂上,邓述东站在垄间,手持菌包向围拢的村民演示。他还抓起一把稻草,手把手向群众讲解稻草种植蘑菇技术要领。同时,邓述东向村民免费发放了200多袋菌包。“稻草种出的赤松茸菇产量高、味道鲜,城里的超市都抢着要。”他为村民算起了经济账:“一亩稻田秸秆能产2000到3000斤蘑菇,能增收超过7000元。”村民老朱听得入神,感慨道:“原来这稻草真能变金子!”阵阵笑声,打破了田野的沉寂。
就在一个月前,这里的氛围还截然不同。面对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不少村民有着抵触情绪,大家道出的苦衷很实在:运走稻草费钱费工,堆着又误农时。基层干部没少上门做工作,但“堵”的效果有限,“疏”的出路难寻。在予乐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一次接待日上,多位村民反映了这一难题。
群众的焦虑,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予乐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及当地人大代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工作队队长李杰立即带领村“两委”负责人及部分代表们开展调研,发现利用秸秆种植蘑菇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正是变废为宝的好路子。予乐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立即形成了一份《关于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从源头解决焚烧难题的建议》,并得到领导高度重视。李杰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工作队,前往相关部门寻求支持,邀请食用菌栽培专家邓述东利用国庆假期来到予乐村授课。
邓述东来到农村课堂,没有鲜花只有掌声,没有长篇报告只有实用技术,从课堂到稻田,从菌种选择到温湿度控制,手把手教技术。这种蘑菇的种植期恰好处于当年10月到次年4月,正是收割中晚稻后的闲置期,也是农民处理桔杆、禁限烧桔杆的集中期,如果此项技术得到推广,既解决了群众处理桔杆的难度,又能带来增收,是一项实实在在支持乡村振兴的好政策。
村民何大姐领到菌包后高兴地说:“代表们把实事办到了咱心坎上。既帮我们解决了秸秆难题,又指明了一条增收之路。今年试种后,明年我家准备把8亩稻田的稻草全部都种上蘑菇。”
李杰表示,将推动建立“代表、专家、农户”长效合作机制,建设秸秆收储点,发展蘑菇深加工产业,让小小蘑菇真正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一环。
昔日呛人烟,今朝蘑菇香。当稻草在菌包中悄然转化为雪白的菇朵,不仅“烧与不烧”的争执烟消云散,更生长出党群连心、富民增收的新希望。
(作者系汝城县卢阳镇人大主席)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人民之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