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3 10:21:2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3日讯(记者 易禹琳 龙文泱 摄影记者 郭立亮)去国两万里,漂泊八十年。一声回来哒,双泪落新家。10月13日上午10时20分,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划拨入藏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庄严的仪式中,湘人欣喜难抑。这标志着流散海外79载的帛书,终于结束了漫漫归乡路,今朝安落长沙。千年文脉重回故里,也是跨国以对话合作推动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共同守护人类文明遗产的成功案例。
帛书归湘,意义非凡。它是一卷沉睡千年的瑰宝,于1942年9月在湖南省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出土,承载着战国时期楚地先民的智慧与信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帛书。1946年在战乱中于上海流散海外,历经波折。经多方努力,共同推动,2025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移交子弹库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彰显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今年5月18日,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终于跨越山海,重回中国。7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划拨给湖南省博物馆。
划拨入藏仪式上,一段约2分钟的短视频《帛书归湘》令人们湿了眼眶。它回顾了帛书流散海外79年,又跨越重洋的归乡之路。
2025年5月14日,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细致点交,每一处细节的确认,每一次数据的记录,都是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的承诺;
2025年5月16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庄严的返还接收仪式,不仅见证了千年文脉的回归,也体现了跨国协作中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2025年5月18日凌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战国帛书平安抵京,这场跨越太平洋的文化接力终于落地,故乡已近在眼前;
2025年5月28日至6月4日,在国家文物局,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美专家纷纷献计献策,利用科技的力量确保帛书回归后永续传承;
2025年7月30日,国家文物局,各项划拨事宜有序推进,公文落印间,漂泊的瑰宝终于在法律上正式落户故乡;
2025年9月10日,长沙,夜色中,帛书平安归湘,千年文明的血脉再次接续,在湖湘大地上续写新的华章;
2025年10月13日,湖南省博物馆,举行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划拨入藏仪式。
漫漫归乡路,今朝终回还。人类的文化成果将在共同守护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视频:
记者|龙文泱 廖慧文
编导|周浩宇
摄像|郭立亮 易昂 陈萌
剪辑| 晏霁昱
相关新闻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