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09:58:08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廉洁家风建设超越个人范畴的政治意蕴。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培育廉洁家风,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它不仅是体现忠诚干净担当的价值基石,更是防范廉政风险、筑牢执政根基的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其时代内涵,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筑牢思想根基,夯实廉洁家风建设的理论基础。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广泛宣讲廉洁理念、先进典型事例等,促进形成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发挥红色家风的价值标杆作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规家训,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要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滋养,如“廉以修身”“崇德尚廉”等优良传统,通过家规家训、廉政故事等方式唤醒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清廉意识。要强化理论学习和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构筑起党员干部廉洁家风建设的思想基础,使廉洁理念真正从“被要求”转化为“我愿为”。
丰富教育内容,构筑多维度、深层次的育人体系。要系统地拓展新时代清廉家风的内涵与外延。在内容上,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对《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典籍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所蕴含的治家智慧和“修身齐家”的修身养德要义进行提炼;要结合鲜活案例,传承好革命家风,构建起系统的精神谱系;要结合新时代特点,选取“家风败坏”与“最美家庭”的典型事例进行比较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方法上,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诵读家训、家风故事会等形式,方式唤醒文化记忆。
创新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可通过沉浸式体验,利用AI、VR等技术再现革命老前辈的家庭生活情景,增强红色文化的情感共振;建立互动体验馆,开展清廉家庭评比、家风建设微课竞赛等,提高教育的感染力与覆盖面;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廉洁家风征文、廉政微电影拍摄等活动,让广大干部乐于参与且产生共鸣;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定期推送廉政漫画、案例解析等内容,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精准识别教育薄弱环节。要注重“教育走进家庭”,不仅教育党员干部本人,更要延伸到配偶、子女,推动“全家共育、同频共振”。
强化制度保障,构建家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家庭廉洁承诺机制,要求党员干部及其家属签订承诺书,明确家风建设的任务要求;建立谈话制度,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定期与干部及其家属进行廉洁家风专题谈话;建立家属座谈制度,通过“家属廉洁课堂”“廉内助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加强教育引导;报告将家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述职评议内容,作为干部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报告将干部家风情况纳入廉政档案管理,详细记载干部家庭成员从业情况、重大事项报告等;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加大家风考察力度,通过家访、社区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八小时外”情况;完善家风问题预警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与制止。通过以上制度安排,真正做到“用制度管家风、靠规范正家风”,让好家风成为干部拒腐防变的坚固屏障。
营造社会风尚,形成共建共享的廉洁文化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清廉文化融入社区、学校、机关等领域,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选树清廉典型,开展群众评议,建立家风榜样数据库,发挥其“大课堂”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让廉洁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寻常人家。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党员干部更应率先垂范,在家庭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树立家庭美德、践行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涵养个人品德,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示范引领,真正成为清廉家风的忠实践行者、积极传播者和优秀传承者,让廉洁之花在每个家庭绚丽绽放。(张子智)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