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诗联天下”张谷英村楹联解读11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0 15:28:39

楹联镌古意,笔墨写湖湘。为深入传承湖湘文脉、弘扬传统文化,湖南日报社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携手打造“培根铸魂,诗联天下”走读湖湘研学活动,共同推出张谷英村楹联文化解读系列。

我们将以文字为舟、以历史为桨,一一走进这座“民间故宫”的楹联深处,品读名联隽语背后的家国情怀、耕读精神和廉政清风。每一联,皆是一段历史;每一字,皆见一片匠心。让我们在此系列解读中共赏湖湘文化之深厚,同传诗联艺术之薪火。

今天,我们一起赏析、解读的是黄去非创作、袁绍明题写的位于张谷英村青云楼孔子像中堂处的楹联。

上联:仁义为师,诗礼传家,至圣炳煌遗惠泽;

下联:横渠道德,南轩践履,后昆继起有仪型。

联意解析:因为青云楼是张家子弟读书的地方,里面悬挂有孔子的画像,所以上联主要讲孔子。孔子提出的仁义、诗书礼乐,是中国社会三四千年以来很重要的指针和文献,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孔子也永远值得后人尊敬。下联选取张姓人物中的两位名人,张载和张栻,揭示了二张的学问道德,并指出他们是张家子弟学习的榜样。希望张氏后昆,都能向前贤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学问、有作为的人。

注释:

①仁义:孔子提出的儒家的重要行为准则。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②至圣:即孔子。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炳煌:光明、显著。这里指孔子的思想光辉闪耀,万世不绝。

横渠:即北宋理学大家张载。张载(1020—1077),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又尊称为张子。 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北宋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有著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还认为,人的本然之性,即天地之性,无有不善,只是由于气质之性的蔽障、阻塞而有不善。为了使人向善、为善,就必须通过教育、学习来变化气质,返本为善,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并达到“圣人”的境界。

④南轩:即南宋理学大家张栻。张栻(1133—1180),字敬夫,改字钦夫、乐斋,号南轩,四川绵竹人。出生于四川,在湖南长大、求学。他是名相张浚之子,南宋时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湖湘学派的集大成者,“东南三贤”之一。 张栻先后师从张浚、胡宏等人学习理学。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奉命主管岳麓书院教务,先后教授学生甚众,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儒宗。 张栻最大的贡献是在学术思想与书院教育上,他以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等为基地,培养了大批学者,使湖湘学派闻名全国,以致当时学者“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他对朱熹思想的形成与确定有过重要影响。他为学重“践履”,即重视实践、施行。他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开始都是依据他的认知,实践越深入则认知越深入,认知越深入则实践越广博,行知必定自始至终相互随行。

后昆:后代。仪型:典型,榜样。

作者简介:

黄去非,湖南岳阳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文史研究馆诗赋研究会会员;岳阳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岳阳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黄去非

书法家简介:

袁绍明,笔名古岚,湖南汉寿人。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研究生班,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内访问学者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湖南省书协副主席、湖南省中国画学会荣誉副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南大学特聘研究生导师。

袁绍明

美术作品《金牛山》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寻梦》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黑山水》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湖南省“群星奖"金奖;《梦绕边城》获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湖南展区金奖。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展,全国第一、二、三届流行书风展。全国第一届楹联展,全国首届刻字展。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八届,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优秀作品奖。出版《古岚绘画精品》《古岚书画艺术》《楚志·墨·古岚卷》。

责编:黄磊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