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6 09:56:55
柳志 罗璇
职教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高质量职教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师资培训体系日益完善,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能工巧匠加入职教教师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大学生创业浪潮与AI技术重塑产业形态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现有职教教师队伍质量已难以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也难以充分适配区域大学生创业对“实战型”“创新型”师资的迫切需求。具体而言,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四个维度:没有构建好内外共驱的激励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基于知识共享的专业教师共同体、未构建好提质培优产教融合平台、缺乏针对大学生创业需求的“教学—实践—孵化”一体化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基于此,特提出AI赋能背景下职教教师队伍培养的具体应对之策。
构筑内外共驱的激励保障机制。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在学校层面,搭建“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科研创新+创业指导+AI应用能力”五维评价体系,将教师AI教学、指导学生AI创业成果纳入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实行阶梯式绩效分配,给予相关教师专项奖励。构建“新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创业导师—AI教育专家”成长通道,设立青年教师成长基金、名师工作室和AI教育专项基金,营造可持续发展生态。二是健全外部保障机制。落实“企业实践学期制”,推动教师深入AI企业,开发“技术研修+教学转化+创业指导+AI技能提升”培训包,地方政府完善高职教师专项补助,对AI教学与创业指导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增强职业吸引力。三是打造协同发展生态。设立“产业教授+创业导师+AI技术顾问”特聘岗位,建立技术创新、创业指导与AI应用收益分配机制,形成“教学—科研—服务—创业指导—AI赋能”良性循环。
建设知识共享的专业教师共同体。需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AI伦理、创业精神教育,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AI伦理+创业精神”课题研究等,引导教师树立创新、担当的教育理念。二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坚持“思政、产业、AI、创业”入课堂,将行业AI技术、创业案例融入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融入AI与创业元素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运用AI开展个性化教学,借助AI技术推动课堂革命,开设线上线下融合的AI与创业课程。三是建设课程教学资源。调研产业趋势与行业动态,结合AI与创业需求建设专业群。整合资源,建设智慧学习云平台、实训中心、服务实践基地与AI创业孵化基地。校企联合开发含AI与创业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与新形态教材。面向产业数智化与创业需求,跟踪区域产业科技动态,承接科研课题、培训项目,加强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培训、标准制定等服务,运用AI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
搭建提质培优的产教融合平台。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通过组织教师参与研讨会、培训,助其领会AI在现代产业、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协同合作、AI与创业教育理念,促使教师主动将其融入教学和科研。其次,广泛招揽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创业成功人士和AI技术专家,构建多元教师共同体。行业专家提供前沿案例,企业技术人员带来技术动态,骨干教师把控教学质量,创业成功人士分享实战心得,AI技术专家为AI教学提供专业支撑。再次,聚焦产业与AI融合课题研究,共建研究学院,提升教师科研水平;组建学习培训小组,定期研讨分享,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设立创业与AI指导工作室,一对一指导学生开展创业项目,强化教师创业指导与AI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借鉴国际经验,全方位提升各项能力,推动学生成长与职业教育发展。
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矩阵评价法,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立足职教定位,突出六大维度:师德师风,涵盖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创业与AI伦理;专业能力,重点评估模块化教学、新形态教材开发;实践能力,设置企业实践、技术攻关、职业技能证书指标;社会服务,纳入产教融合项目;创业指导,考核指导项目数量质量、课程效果;AI应用,考查教学、科研、创业指导的AI应用能力。构建动态模型,引入多元评价主体,用大数据建立数字画像。通过评价改革,引导教师对接区域战略与大学生创业、AI发展需求,为培育“湖湘工匠”与创业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上述四项举措紧密衔接、协同发力:以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以共同体夯实能力基础,以产教平台搭建实践载体,以科学评价锚定发展方向。这一体系化路径能较好破解职教教师在AI赋能、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瓶颈,推动教师队伍向“实战型”“创新型”转型,为构建湖湘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区域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撑。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2024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重塑和数字化改造研究”(ZJGB2024057)阶段性成果】
责编:彭鹤鸣
一审:彭鹤鸣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