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超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9-30 11:02:11
新湖南客户端9月29日讯(通讯员 刘宇超 摄影 刘广粮 视频 李云建 熊胜纯)9月24日,晨曦微露,湖南日报朗读者组委会代表来到了自然岭社区。推开活动室的大门,里面传来阵阵琅琅诵读声。二十余位银发老人正手持诗稿,在赵青老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诵《那是我的祖国》。这不是专业朗诵会,而是社区公益朗读班的一个寻常早晨。

“声音再打开一点,让情感自然流淌。”赵青穿梭在学员中间,不时俯身指点。这位曾荣获“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几十项荣誉的退休党员,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社区朗读公益传播者。

一场延续六年的“声音之约”
缘分始于六年前。当时赵青作为首届湖南日报朗读者主题活动的参与者,在舞台上深情表白祖国。谁曾想,这场相遇竟点亮了她退休生活的新方向。
“朗读,是一场温暖的相遇。”赵青望着教室里认真练习的学员们,眼含笑意,“六年前,我在湖南日报朗读者主题活动遇见了那束光;现在,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束光。”

“银发课堂”里的声音奇迹
这个特殊的班级里,学员平均年龄65岁,有退休教师、工人、医生,来自各行各业。朗读让他们相聚于此,共同追寻声音的魅力。“赵老师让我发现了语言的美妙。”一位学员说着,情不自禁地现场朗诵起来。
赵青的教学不仅注重发音技巧,更强调“健声、健身、健心”的融合理念。她说:“朗读让老人们肺活量增加了,记忆力改善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精神寄托。”

从台前到幕后:不变的初心
尽管荣誉等身,赵青退休后几乎谢绝所有采访邀请。但这次湖南日报朗读者组委会的到访,她却爽快答应了。她说“那些所获的荣誉都是过去,面对你们的就是你们活动中一名热爱朗读的退休老人。”
“能用朗读为祖国庆生,意义非凡。”赵青的话语中透着激动,“六年时间,让我从一名朗读爱好者,成长为朗读的传播者。不变的是‘我朗读,我快乐,我健康’的初心;变的是,我能用声音把这份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更多朋友。”
在她的指导下,老人们不仅学会了基本朗读,更找到了表达情感的窗口。当这些银发学子齐声朗诵《那是我的祖国》时,眼中闪烁的泪光是对教学最好的肯定。

声音滋养下的晚年华彩
“生在中国,老在中国是一种福气。”赵青常说,“祖国越来越繁荣,老年人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她的学员们都惊喜地发现,朗读让他们的退休生活焕发出别样光彩。有的找回了年轻时的文艺梦,有的通过朗读改善了身体状况,更多的是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六载春秋,从追光者到成为光,赵青用声音在社区里书写着温暖的奇迹。而湖南日报朗读者平台则用六年的坚守,持续照亮着更多人的朗读之路,让文字的温度通过声音,传入每个渴望美好的心灵。
责编:李云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