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态环境 2025-09-27 15:55:32
9月24日至27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张家界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及写作研讨活动在张家界市成功举办。活动通过名师培训、圆桌会议、校园分享等形式,深入探讨生态文学创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毛泽东文学院院长谢宗玉,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汤敬波等领导及湖南生态文学作家、张家界学院师生150余人参与活动。
启动仪式:凝聚生态文学共识
9月25日上午活动正式启动,谢宗玉在讲话中强调:“真正的生态文学,应当既有温度的抒情,也有冷峻的审视; 既要礼赞自然之美,也要揭示生态之痛。”他期待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刻的思想、更饱满的激情,投身生态文学创作;不但要成为自然的歌者,还要成为生态的守护者、文明的思考者,用笔墨勾勒青山碧水的湖南画卷,用文字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张家界市作协主席刘明致欢迎词,指出张家界作为生态立市典范,将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努力繁荣生态文学创作。
研讨与对话:直面问题,勇于担当
在两天的写作研讨活动中,作家们开展了积极热烈的主题研讨与分享。著名作家罗长江和谢宗玉在讲座中不约而同地对单纯的“人类中心论”进行了深刻反思,罗长江从“生态文学伦理观”的角度,呼唤人类增进对同为地球上自然万物的同胞感,切实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谢宗玉则以《这个时代的生态观念》为题,提出要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命共同体”意识;秉持“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的核心原则;在拥抱“科技向善”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践行“全球性思维与本土化行动”;追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他还指出了当前生态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八大误区,以及走向成熟的生态文学的正确途径。
《湖南文学》编辑部主任易清华以其丰富的编辑与创作经历,分享了《生态文学中的诗性与时代投影》;《湘江文艺》资深编辑袁姣素与大家进行了《生态文学的自然属性》的探讨,介绍了刊物对优秀生态文学作品认知和选稿要求; 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党委一级调研员彭勇辉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为题,向与会作者们展示了环境保护的专业视角,探讨文学对生态价值的转化作用。
活动期间,生态文学分会作家与张家界本地作家召开圆桌会议,大家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应该发挥作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积极作用,用手中之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批当地文学爱好者当场申请加入生态文学分会,气氛十分活跃。
校园分享:青年接力绿色使命
9月26日下午,《环保之眼》生态文学阅读分享会在张家界学院图书馆举行。作家古雪分享创作心得,十余名作家现场进行阅读分享,读者、评论家和该书描写人物感慨发言,在激情的对话中不时擦出思想的火花。师生代表朗诵作品并交流体会。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张家界市作家协会向学院捐赠图书,生态文学分会代理主席黄亮斌以人物传记作品《环保之眼》创作成功为例,寄语参加活动的青年学生和与会作家,学习和继承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伟大精神,以书写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