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6 12:47:41
通讯员 黄镇 蔡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校园餐的安全与品质,牵动着万千家庭的神经。9月24日至25日,株洲市芦淞区聚焦食材配送源头到学校餐桌的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多节点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创新“食材溯源+校园验收”双轨监督模式,该区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以扎实行动回应社会关切,为学生饮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直击供应链源头
9月24日晚间,芦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监督视角对准学校食材统一配送样板企业——望家欢农产品配送公司,通过夜间突击检查,还原食材配送前的质量管控全流程,确保监管无死角。
在企业检测中心,执法人员仔细核查日常快检操作规范与电子溯源系统运行情况。据该公司质量管控经理介绍,企业已搭建起完善的线上食品溯源体系:食材配送前,所有供应商需提前上传供货产品的企业资质、第三方检测报告、批次检测证明等全套票证资料;系统则根据各学校订单信息,自动生成唯一对应的溯源码。“家长、学校只需用微信扫描溯源码,就能实时查询食材来源、检测结果等信息,真正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让食材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走进分拣加工区域,执法人员现场核验食材筛选标准与操作规范。记者在现场看到,分拣员正按照严格标准对食材进行筛选,异形黄瓜、规格不符的蔬菜等均被逐一剔除,从源头确保送达校园的食材品质统一、安全达标。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从源头开始的精细化、标准化管控是校园食品安全的基础,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对配送企业的日常监督与突击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深入校园体验
9月25日,芦淞区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株洲市食品安全协会,走进芦淞区枫溪小学,通过实地检查、陪餐体验等方式,全程跟踪食材从企业到校园餐桌的流转过程,检验校园端食品安全管理实效。
在学校食堂后厨,调研组深入食材储存间、加工操作区、留样专柜等关键区域,对食材分类储存规范、加工流程合规性、48小时留样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细致核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为守住食材源头安全,全区中小学食堂的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筛选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龙头企业供应。” 当天参与陪餐的芦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邓宇林介绍,各学校已建立“分类储存—规范加工—48小时留样”的标准化闭环管理流程,每日开展食堂卫生消杀与设备维护,从流程上杜绝安全隐患。同时,该区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工程,通过视频监控实时公开后厨操作过程,让监管部门、家长、学生随时监督,实现“阳光厨房”全覆盖。
更值得关注的是,芦淞区已构建起常态化社会共治监督机制:每所学校均成立膳食委员会,严格落实家长代表陪餐制,每月组织家长代表走进食堂,实地查验食材品质、观看操作流程、品尝菜品口味、核对管理台账,让家长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员”。
此外,相关部门还定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并将每学期的师生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优化工作的重要依据,形成“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增强了社会对校园餐的信任度。
责编:李成辉
一审:李成辉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