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企惠民两相宜,“三亲”工作法激活衡南县域发展新动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4 17:12:54

编者按

政务服务的温度,既藏于群众“少跑腿、好办事”的便捷中,也落在企业破难题、稳成长的需求里。湖南各地市场监管系统创新破壁垒、务实解困境、协作护大局,将监管力度与服务温度深度融合,把“护企惠民”作为平衡点,让群众暖心、企业安心。

当下,如何让政务服务更贴民心、让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也是县域发展的重要课题。衡南的探索给出了有益答案:以“亲”为纽带,以“实”为底色,方能在监管与服务间找到最优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强劲的动能。

从为重病老人上门办执照的“烟火气”,到帮腊味企业保住订单的“及时雨”,再到助非遗烧饼走向全国的“搭桥力”,一个个鲜活案例印证着“三亲”工作法的实效——它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负责人“沉浸式走流程”的较真,是执法人员连夜协调印刷的担当,是跨部门协同培育的合力。这种“把群众当亲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政务实践,既打通了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也激活了县域经济的“一池春水”。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欧静 李平

亲近群众、亲力解难、亲清有为!衡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三亲”工作法,将服务温度与监管力度深度融合:从贴近群众需求优化政务流程,到主动为经营主体破解困局,再到以规范协作护航发展,让“少跑腿、好办事、强信心”的便利直抵人心,绘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亲近群众:优服便民,打通服务末梢

“亲近群众”的关键,是放下“管理者”姿态、践行“服务者”角色,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该局由局长带头,深入政务服务一线切换双重身份:以普通办事群众视角,体验个体工商户注册等全流程,亲身感受“填表繁、跑趟多”痛点;以窗口经办人员身份,参与资料审核、部门协同,深挖“数据不互通、标准不统一”堵点。

针对问题,组建“帮代办”服务团队,通过电话、微信提前对接群众,逐页核对材料并标注修改建议,从源头减少“白跑腿”;建立“即时响应”机制,压缩高频业务审核时限,简单事项实现“当场受理、当场拿证”;开通“进度查询”通道,让群众实时掌握办件情况,打消“办事无音讯”的顾虑。

基层实践让服务有了“烟火气”。硫市市场监督管理所针对辖区村落分散、特殊群体出行不便的特点,制定“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清单”。今年7月,得知重病卧床的周大爷,想将经营十余年的小卖部交由儿子接手,却愁于不便。得知消息后,该局当即启动上门服务,仅2小时便完成变更,并现场将新执照交到他手中。

面对市场商户的急难,服务同样及时。此前,硫市辖区某购物广场半月内遭遇3起高额恶意索赔,举报人以食品标签瑕疵、临期食品未下架为由索要赔偿,导致员工疲于应对、部分货架暂停销售,经营陷入停滞。执法人员迅速介入,助商场快速恢复经营秩序。

亲力解难:纾困暖心,守护市场主体

“亲力解难”的核心,是把市场主体的难题当作“自家事”,以“主动上门、全程跟进”的实干,替代“机械执法、被动应付”的模式。今年8月,某国家高新技术腊味企业突陷危机:待发腊肉因标签信息模糊、生产许可证编号不规范,虽不涉及食品安全,却面临职业打假索赔与订单违约金,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岌岌可危。

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进驻企业,启动“看主观意愿、看成因、看整改态度、看危害、看承受能力”的“五看”评估机制,认定企业系首次非主观违法,适用“首违不罚”。为帮企业守住订单,执法人员全程蹲点指导。事后,还针对企业管理漏洞,协助建立“车间自检+办公室复检”的标签双重核验机制,从源头杜绝类似问题。“原以为要面临巨额损失,没想到执法人员不仅不罚,还手把手帮我们解决问题,这‘亲力解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茅市镇残疾商户肖家荣,多年靠一家小商行维持生计,却误从批发商处购入仿冒且篡改生产日期的大米,刚上架就接到消费者投诉,面临赔偿压力与店铺信誉风险。执法人员一边连夜驱车赴外地追查上游批发商,固定证据并立案查处;一边考虑到肖家荣肢体残疾、家庭困难且无违法违规记录,主动牵头联系投诉人、批发商开展三方调解。最终不仅成功化解投诉纠纷,还帮肖家荣全额追回货款。

“本以为这次要赔垮商行,没想到执法人员这么上心,不仅没让我受损失,还帮我讨回了货款,这服务比亲人还贴心!”肖家荣激动地说。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欧静 李平 摄

亲清有为:协作聚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亲清有为”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原则,既以跨部门协作凝聚培育合力,又以规范化监管守住底线,为市场主体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在经营主体培育上,该局联合税务、人社等部门建常态化会商机制,协同破解“政策理解难、融资渠道窄”等问题;按经营规模与阶段将个体户分“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类,分类推送政策、开展培训、对接融资,实现“精准滴灌”。同时联合高校设知识产权中心,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企业公示标准、新增认证,助力提质量、创品牌。

在市场环境优化上,“亲清”监管成效显著。借助“扫码入企”数字化平台,将涉企检查纳入动态监管,实现“一次上门、多项检查”,减少重复检查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出台“从轻、减轻、免于处罚”三张清单,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实施首次违法不予处罚,避免“一刀切”执法,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今年9月北京小红村丰收节上,“诗魔烧饼”这款2014年获评衡阳非遗的美食,凭借独特风味成为展会焦点,产品提前售罄、展会后线上订单激增。其背后是三级市场监管部门的“亲清”协作:衡南县局上门核验生产环境、原料采购等细节,联动省、市部门快速审批参展资质,全程不干预商户经营决策;商户则自主梳理品牌故事、备齐参展资料,双方边界清晰、协作高效。“部门搭起‘服务桥’,我们专心做产品,才能从衡南田间走向全国市场!”商户夏女士感慨道。

从“亲近群众”让服务更贴民心,到“亲力解难”让帮扶更接地气,再到“亲清有为”让发展更有底气,衡南“三亲”工作法不仅是政务服务理念的创新,更是打通民生堵点、激活市场活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答卷。

责编:李成辉

一审:李成辉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