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新录用公务员彭叶:以自强为翼,从康复教师到医保“贴心人”

徐神 余沛轩   为民热线   2025-09-24 11:13:25

“我从来没觉得身体的不便能定义我的人生,张海迪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1992年出生于湖南汨罗农村的彭叶,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从留守儿童逆袭成研究生,从康复教师蜕变为公务员,在人生的赛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把“不可能”踩在脚下

用知识改写命运

“自记事起,身边总少不了异样的眼光,但我知道,唯有读书能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彭叶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和妹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行动不便的她早早懂得“自立自强”的意义。

彭叶正在岳阳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工作

书本里张海迪的故事,成了她逐梦路上的“灯塔”。从小学到高中,她始终是班里最刻苦的学生;2016年,她成功考上南宁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两年读研期间不仅深耕专业,还发表数篇论文,先后拿下“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也为了锻炼自己,从2012年大一暑假开始,每个假期她都在“找工作”的路上。“第一次找兼职时,因为走路不稳,被拒绝了好几次,心里又怕又慌,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最终,她靠着坚持找到第一份工作,此后的寒暑假,发传单、做家教、当助理,这些“自找苦吃”的经历,不仅攒下了学费,更磨出了她坚韧的性子,为日后步入职场埋下伏笔。

从康复教师到公务员

用热爱传递温暖

走出校园,彭叶的职场之路从“守护特殊孩子的成长”起步——先是在南宁儿童康复中心培智学校担任任课老师,随后又扎根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做了四年听力语言康复教师。

彭叶正在为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面对听力语言障碍的孩子,她不仅用专业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康复课程,更主动当起家长的“暖心后盾”,手把手教家庭康复技巧,还耐心疏导他们焦虑的情绪。“最让我感动的,是家长们的反馈:‘彭老师,孩子今天主动喊妈妈了!’‘现在说话越来越清楚,我们终于看到希望了!’还有家长说,做完心理辅导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哪怕康复路再难,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对彭叶而言,这些来自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的重拾信心,就是身为康复教师最珍贵的收获,也是她始终坚守的动力。

“能成为公务员,我最感谢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2024年,湖南省定向招录100名残疾人公务员,这个消息让彭叶既激动又坚定。彼时的她,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照顾两岁多的女儿,备考时间只能从“碎片里挤”——周末放弃休息、节假日埋头刷题、孩子睡熟后挑灯夜读,“那段时间很累,但一想到这是难得的机会,就觉得浑身是劲。”

更让她暖心的是,从凭残疾人证免费报考,到笔试面试前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从入场的绿色通道到体检时的贴心陪伴,每个环节的温暖保障,都让她感受到“湖南对残疾人的友好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最终,她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被岳阳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录用。

以新身份再出发

做群众放心的“医保人”

2024年7月15日,彭叶正式考入岳阳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是助残就业的好政策给了我机会,我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工作中,她更是拿出了“啃硬骨头”的劲头:从受理医药机构医保服务申请,到现场评估、协议签订,再到完成省政府大抓落实工作并获省局表扬,每一项任务她都认真对待,“医保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干到位、落到底。”

面对医保领域的知识空白,她主动参加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向领导请教、跟同事协作,利用业余时间恶补业务知识,“我想成为一名让群众满意的公务员,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如今的彭叶,依然带着那份初心与韧劲,在新的岗位上稳步前行。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残疾女孩的奋斗之路,更是对“不服输、不放弃”最生动的诠释——命运或许会关上一扇门,但只要心怀热爱、奋力奔跑,就一定能为自己打开一扇窗,照亮前路,也温暖他人。神 余沛轩)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为民热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