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2 14:28:44
9月21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湖南)主场活动在长沙开启。其中,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板块以“科赋生态,绿动未来”为主题,深度融入科普市集,通过“答题挑战+盖章打卡+实景科普”等多元形式,将生态保护知识变得可感、可玩、可学,成功“圈粉”大小观众,让绿色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知识挑战赛+趣味实验:把生态知识“玩”明白
“小朋友,知道旧手机、废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吗?答对有小惊喜哦!”在“电子废弃物知识挑战赛”区域,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与同学们化身志愿者,手捧印有电子废弃物知识的答题卡,笑着向孩子们递出并讲解规则:“只要答对五道题,就能获得精美小礼品哦!”孩子们瞬间围拢过来,纷纷伸手领取答题卡。
隔壁的“噪音科普区”更是人气爆棚。“大家在学校走廊跑跳、课间大声喧哗,这些声音算不算噪音呀?”湖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围绕“噪音”展开讲解,帮孩子们解开“身边噪音的秘密”。“咱们用仪器‘说话’,看看不同声音的差别!”工作人员拿出噪音监测仪现场演示——对着仪器轻声说话,屏幕数值平稳;模拟喧闹场景,数值瞬间飙升,直观的变化让孩子们惊呼不已。
“原来大声说话会制造这么大噪音!以后我要小声点,不打扰别人!”不少孩子看完演示后,主动许下“降噪承诺”。
文创盖章+流程讲解:让环保理念“看得见”
文创盖章互动区成了孩子们的“打卡热点”。“完成答题的小伙伴,来这儿盖章打卡就能领小礼品啦!有秸秆做的蒲扇、环保笔,还有印着洞庭湖神兽的冰箱贴、贴纸和围裙!”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招呼着,桌上摆放的特色文创暗藏巧思——秸秆蒲扇传递“废物利用”理念,洞庭湖神兽文创科普生态保护,让简单的打卡互动,变成了一堂生动的迷你环保课。
另一边,湖南省地质院工矿所的摊位上整齐摆放了印有湖南地质地貌、生态图案的纪念章,“地质少年”则化身绿色小卫士,一边协助整理工具、引导排队,一边讲解地质与生态知识。
“家里吃剩的饭菜、削下来的果皮,最后会去哪里呢?”湖南仁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普展位前,工作人员手持彩色宣传页,逐一向孩子们讲解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的工艺流程。期间,不少孩子指着图示追问细节,环保“从源头到末端”的闭环理念,在趣味讲解中慢慢扎根。
长沙市长善垸水质净化厂则带来了“污水变清”的生动科普,“大家知道用完的水去哪里了吗?”在问答互动中,孩子们轻松理解了污水处理对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意义。
“原来脏水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能变干净!以后我一定节约用水,不让污水变多!”不少孩子对家长说。
多主题科普联动:拓宽生态认知“覆盖面”
在科普摊位上,不同单位的科普内容各有侧重,却共同织就了一张“全方位生态保护知识网”:省生态环境农村工作站、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永州市金洞管理区环境保护局、长沙湘江欢乐海洋公园等单位分别围绕饮水、大气、植物、海洋生物等主题科普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宽了生态保护科普的覆盖领域。
多个主题的科普内容相互补充,从陆地到海洋、从饮水到空气、从植物到动物,全方位拓宽了公众的生态保护认知边界,让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环保知识点”。
此次全国科普月(湖南)生态保护科普活动,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板块用孩子们喜欢的互动形式、成年人易懂的讲解方式,让生态保护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未来,湖南还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让绿色理念走进更多人生活,为“美丽湖南”建设凝聚更多共识与力量。(肖静 舒丽娟 曾译婳)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