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2 12:53:31
记不起这是第几次看房思琪的故事,只记得买第一本时是高二的双十一,那时连手机也没有,却知道林奕含自杀的消息铺天盖地,托朋友还随便凑了个满减单,买下了这本书。
忍不住用一句很俗套的话开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整本书的问题和主基调都在意料之外,刚翻两页只觉得作为故事而非自传略微晦涩,细细读下来只觉得痛楚。在描写方面的细节画龙点睛,人物的刻画也栩栩如生,忍不住笑了,这样写好像在答考卷上的阅读题。又觉得在写读后感时笑对你都是一种亵渎。怡婷和思琪最好的时代是“相视一笑,也不需要他人懂”,伊纹则是看着毛毛欲言又止,“就好像她的舌头跌倒了爬不起来”。毛毛、其实我觉得全书毛毛的故事线最幸福,其实甘愿奕含做一位言情小说作家,要是全书所有人都有好结局就好了,要是你没有经历过这些就好了。毛毛那么好,如果你也和你的毛毛幸福生活着就好了、和你亲爱的“B”。书里的典故让我再重修一整个义务教育的语文都引用不来,大段的排比、比喻和拟人,我第一次感到文学的真实。其实有些片段到现在还是不懂,但越是不懂就越感到疼痛,是那种模模糊糊的心疼。也许我就是你写的,没有见过世界背面的人。此前从未有一本书像这样直击我的天灵盖,从未有书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样让我想要摘抄,誊写经文一般,层层叠叠的华丽文笔下是黑夜般浓稠的痛苦,好像我多抄写几遍就能杀死你的噩梦。
如果我能学到你的笔法之一二,如果你仍在世间,如果你能平安顺遂的过完这一生,如果李国华已被绳之以法,如果世上再也没有奸污别人的人,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拥有烂俗却大团圆式的美满结局。好,都好。我想恶人得到惩罚,我想悲剧从未发生,我想你家庭美满、春满乾坤福满门。就像你写的,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你万事如意,希望所有俗套的祝福语都在你身上灵验。希望万万物物得其所、人生殊途同归。
鲜活,是我对这本书唯一的形容词。文学不是堆砌辞藻的东西,电影音乐亦然。恍然觉得文学或艺术的最高境界不过是看书觉得像看电影、看电影像是在看书。灵动。林奕含的文字细腻却又犀利,翻阅这本书像在翻阅她的伤疤,那是痛楚的蒙太奇。来来回回在不同的年龄段反反复复阅读,希望有朝一日能完全领会、希望我也能做你“灵魂的双胞胎”。这本书更是文学启蒙,一直以来看名著像是白开水,不通其味。直到看林奕含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写德米特里、伊万、阿列克谢,就连人名都错纵复杂。这种信手拈来的引经据典浑然天成,人与人的差距。以前总轻描淡写说如果没学美术也许读中文系,但“文学作品”这四个字的重量是读了房思琪才懂得,也明白为什么爸爸看书还总要百度。不由感到自己对文学的认识浅显得像失手打翻一瓶矿泉水留下的水渍,尴尬又不合年龄。终于明白从小到大一直背诵古诗词的意义,“用一个自己不懂的词语简直是犯罪”。文学无止境,其实也就是学无止境。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这样说好像不妥,像是不尊重你的经历,真的很喜欢你的文笔。喜欢到高中摘抄了两遍,喜欢到毕业一年依然买了寄来韩国看,喜欢到自大的不想看前几页其他作者的点评,固执的认为他们不能真正看懂你,你的文字是我的私心。双鱼,第一次喜欢一个作家到去搜她的星座,其实也没有很相信星座,只能说冥冥之中,我被你的精神串联。
奕含,想给你、给你一百个棉花糖的拥抱。
作者 邓伊迪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