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残联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2 11:37:27
自2021年湖南省启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以来,长沙紧扣“残疾人友好型城市”目标,将无障碍建设从单一民生工程升维为城市发展战略,通过机制创新、设施提质、服务赋能“三维发力”,推动无障碍环境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精不精”跨越,交出有温度的“长沙答卷”。
机制创新:构建“全链条”协同保障体系,破解“谁来建、怎么建”难题

长沙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核心议事日程,形成“一把手抓总、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攻坚格局。市委将任务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市政府出台专项三年行动方案,将建设任务嵌入智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中心工作,并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创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区联动”联席会议机制,将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同步强化法治与标准支撑——市人大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率先出台《长沙市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导则》,推行规划、建设、验收“三同步”监管,让无障碍建设从“经验主导”转向“标准引领”。
设施提质:打造“全场景”覆盖畅行网络,打通“行得通、用得上”堵点

交通领域构建“全无障碍”出行链:地铁新建车站标配无障碍电梯、盲道、宽闸机,重点换乘站增设升降平台,“一对一”爱心预约服务惠及超1.1万人次;公交系统开发“视障模式”APP,实现站台识别、语音引导、到站提醒全流程辅助。公共空间注重“细节适配”:主次干道完成人行道缘石坡道标准化改造,5A/4A景区及滨江风光带无障碍设施全面提质,11座综合性公园完成适障整治;社区层面,完成46个社区、40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让“畅行”成为日常。
服务赋能:培育“全领域”融合社会生态,厚植“有温度、有共鸣”氛围

政务服务领域,开福区首创智能手语双向服务,天心区法院成为全国首批无障碍认证司法机关,相关改革获最高人民法院推介;司法保障中,开福区检察院开展全国首次无障碍公益诉讼。2022年,开福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仲裁+调解”模式,帮助11名聋哑人追回9万余元欠薪,工作人员通过纸笔沟通、指派专业律师,创新维权方式,高效化解纠纷;基层创新方面,雨花区出台全国首个社区无障碍建设规范。文化服务向“无障碍”延伸:湖南博物院、市图书馆提供轮椅租赁、手语讲解及线上观展服务,岳麓山、橘子洲头增设无障碍游览车与观景平台,橘子洲头因设施便利,连续三年承办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赛,成为残疾人热门打卡地;传播方面,全省首开新闻频道手语栏目,千博智能手语系统覆盖全国200余城;组建全省首支无障碍环境体验员队伍,借宣传周、公益微动漫等活动,让“无碍”深入人心。
从“补短板”到“提品质”,从“设施覆盖”到“系统赋能”,长沙以机制创新破壁垒、硬件升级疏堵点、人文服务暖人心,让无障碍环境成为城市文明的“标配”,更用“无碍”城市基底书写“有爱”民生答卷。(长沙残联)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