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9 17:45:40
新湖南客户端 9月19日讯(通讯员 胡智勇)9月18日,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被誉为“民间故宫”的张谷英村的廊巷门庭间,品读到三十余幅精心制作的楹联匾额的翰墨飘香,于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家族文化之外,品味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与人文光华。这是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开展的“培根铸魂、诗联天下—走进张谷英村”的匠心之作。
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为乡村文化赋能,是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他们以“培根铸魂、诗联天下”为抓手,通过积聚文化专家的智慧,为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题诗赋联、书村写巷,提升文化品位,激活其内在生命力,探索一条以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他们选择文化底蕴深厚但内涵亟待深化挖掘的张谷英村作为切入点,组织文史馆员开展诗联创作。早在2024年5月,省文史研究馆就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古村进行沉浸式考察,力求读懂这座古建筑群的“无声语言”,捕捉其家族文化、建筑美学、哲学思想与民俗风情的精髓。
专家们围绕张谷英村特有的“孝友、耕读、忍让、积德”家训文化、和谐共居的建筑智慧、周边自然景观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主题进行精心创作。最终,三十余幅凝结着专家心血,既合乎传统格律,又能贴切反映张谷英的人文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解读楹联佳作脱颖而出。
为使这些楹联以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呈现,省文史研究馆又特邀文史馆员书法家和省内著名书法家挥毫泼墨,使得每一副楹联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极大地提升了其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省文史研究馆为此专项赞助该村十万元资金,专门用于这批楹联匾额的精心制作与永久性悬挂,让这些文化成果能够长久地妆点古建筑,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和游客的游览体验中。今年4月27日,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文化艺术研究创作基地”也在这里挂版成立。
此次楹联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显著提升了张谷英村的文化内涵与展示水平,激发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豪感与传承意识,扩大了张谷英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文化单位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他们还将与湖南日报一道,于9月27日开展“联映古村、毅行驿道”张谷英研学一日行活动,共同演绎一曲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旋律。
责编:黄磊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