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9 17:15:43
新湖南客户端9月19日讯(通讯员 曾玉田)9月18日,双峰县永丰镇一栋普通居民楼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木质方桌上,一场特殊的捐赠正在这里温暖上演 ——94 岁的退休教师李应生,在家人的轻扶下缓缓坐直身子,颤巍巍地从贴身的布兜里掏出一个厚实的信封。信封边角被反复摩挲得泛白,里面装着她从每月退休金里省出的 3 万元,要定向捐给母校树德中学,帮那些家境贫困却始终刻苦的孩子圆读书梦。
当树德中学校长王智坤双手接过信封时,指尖能触到老人留存的温度,也能感受到这笔钱的分量。那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一位老教师攒了数年的 “养老钱”,更是一份跨越半世纪的教育初心。“李老师,您这是把心都掏给孩子们了。” 王智坤的声音有些哽咽,而李应生只是笑着摆了摆手:“能帮到孩子们,我高兴。” 这份质朴的情怀,很快在当地传为美谈。
三尺讲台二十四载,把根扎在山区教育里
时间倒回1955 年,20岁出头的李应生梳着齐耳短发,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了印塘乡白马学校——这所藏在山坳里的乡村小学,是她教育生涯的起点,也是她半生牵挂的开端。
那时的办学条件,如今想起来仍让人心疼。教室是土坯墙垒的,下雨天屋顶漏雨,孩子们就得挪着板凳往中间凑;黑板是用墨汁刷过的木板,写不了几行字就会泛白;连最基本的作业本都稀缺,李应生就把家里的废旧纸张收集起来,裁成小本给孩子们用;没有算术教具,她就用硬纸板剪出一个个数字卡片,手把手教孩子们认数、计算。
后来,她又先后调到石牛乡双江口小学、马䯃小学,双新小学、常汉小学,每到一所学校,都把“让孩子学好”当成最大的事。课上,她是讲知识点讲得嗓子冒烟的李老师;课下,她是给贫困生缝补衣服、带热饭的 “李妈妈”。1979年,常年超负荷工作拖垮了她的身体,医生再三叮嘱要静养,她才不得不从树德中学退休。可即便离开了讲台,她总爱往学校跑,看看孩子们的笑脸,听听教室里的读书声,仿佛这样,心就安稳了。
夫妻同心守教育,重病时仍记挂孩子
李应生的教育情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她的爱人刘毅勤,同样是一位扎根山区的人民教师。两人在校园里相识,聊起学生、聊起教学时眼里的光,让他们认定了彼此。婚后的日子里,教案是他们最常聊的“话题”,学生是他们最挂心的“家人”,这份对教育的热爱,早已刻进了生活的每一寸时光。
退休后,老两口的院子里总有笑声。天气好时,他们会搬出小板凳,翻着泛黄的教案本,回忆当年哪个学生调皮、哪个学生进步快;逢年过节,学生们提着自家种的水果来看他们,小小的院子里满是热闹。可这份温馨,在2012年被打破——刘毅勤被查出重病。即便躺在病床上,他最惦记的还是孩子。有天早上,他拉着李应生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寒坡希望小学的孩子,条件差,咱们得给他们送点东西。”李应生懂他的心思,立刻吩咐女儿去衡阳买书包,又在双峰新华书店挑文具和课外书——132个书包、132份文具,正好对应学校的每一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送东西那天,刘毅勤强撑着病体,在妻子和四个儿女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们举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喊着“刘老师好”,他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里闪着光。如今,刘毅勤已离世多年,但李应生常会拿出两人和学生的合影,轻轻摩挲着照片里爱人的脸:“你看,咱们的孩子都长大了,我还在替你守着教育这份心呢。”
一生俭朴攒 “养老钱”,毫不犹豫捐给教育
熟悉李应生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节俭到了骨子里,却唯独对“教育”格外慷慨。年近百岁的她,衣柜里没有一件新衣服,都是洗得发白、缝了又缝的旧衣裳。有次孙女想给她买件新外套,她摆摆手说:“衣服能穿就行,别浪费钱。”说着就戴上老花镜,拿起针线缝补起袖口的破洞,针脚细密,像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作品”。吃饭时,她更是一粒米都舍不得剩,总是把碗底刮得干干净净:“粮食是农民弯腰种出来的,糟蹋不得。”
走进她的家,最显眼的不是家具,而是客厅里一个旧书柜 —— 里面摆满了她当年的教案、泛黄的教育书籍。退休工资不多,她却从来没乱花过一分,每月发了工资,先把一部分存进银行,念叨着 “留着给孩子们用”。这次捐出的 3 万元,是她攒了多年的 “养老钱”。家人一开始还劝她:“妈,您留着钱应急,孩子们的事学校会想办法。” 可李应生态度很坚定:“我的身体好好的,钱放在我这儿没用,给孩子们读书,才是真的有用。” 简单一句话,藏着最纯粹的初心。树德中学的老师说:“李老师捐的不只是 3 万元,是把老一辈教师的‘师者仁心’,实实在在地递到了我们手里,也递到了孩子们心里。”
好家风代代传,奉献的种子永发芽
“做人要懂奉献,做事要负责任”,这是李应生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留给家人最珍贵的“家产”。
她的四个儿女,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长大,深知“责任”与“奉献”的重量。长大后,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有的成了技术骨干,有的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凭借自己的努力都事业有成。孙辈们更是青出于蓝,有的从名牌大学毕业后成为医学专家,救死扶伤;有的考上公务员,扎根基层办实事,把 “奉献” 的家风延续了下去。
如今,94岁的李应生依旧没停下“奉献”的脚步。每天早上,她都会坐在窗边的老藤椅上读书看报,看到教育相关的新闻,就用红笔仔细圈出来,等家人回来时,拉着他们聊 “怎么帮孩子更好地读书”。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师者仁心”的重量;用无私的捐赠,让教育的薪火在山区燃烧。她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播撒在人们心里,终将在更多人心中开出热爱与奉献的花——而这束光,会一直照亮孩子们的求学路,也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省诗联会员、树德中学老教师曾梦雄感其事迹,挥毫作联,恰是她一生的写照:大爱满腔涵北斗;清芬盈袖颂南山。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