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现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千年飞山     2025-09-18 16:57:46

文/千年飞山

青蛙现象,也叫“温水煮青蛙”,或称“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著名实验。

实验中,实验者先将一只青蛙放进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

后来,实验者又把青蛙放在一个装满温水的锅里,并慢慢加热。由于青蛙已渐渐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

于是,青蛙在不知不觉之中舒服死了。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可能失去警惕和危机意识,因此要时刻保持警觉和自我反思。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置人于死地的常常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实际上,太舒适的环境有时却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是最致命的威胁。而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和传统的思维。

青蛙现象也启示我们,务必时刻保持警觉和自我反思,避免在舒适的环境中失去危机意识,继而毫无斗志,再无作为。

人这一辈子,危机和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须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团队建设中,青蛙现象常用来提醒管理者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潜在的危机。

如果团队像水一样慢慢加热,而队员却没有意识到危险,那么可能会像青蛙一样被煮熟。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危机感和警觉性,时刻保持清醒,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化解。

2022年7月,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斯里兰卡宣布破产。

一个主权国家竟然会因为还不上债、买不起东西而崩溃?国家为何会破产?破产究竟意味着什么?

因地形之故,斯里兰卡被称为“印度洋中的一滴泪”,是海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而这滴眼泪,这次真的“流干”了,因外汇储备枯竭、还不上外债而走向破产。

根据新闻的爆料,斯里兰卡境内燃料短缺、药物匮乏、食品价格飞涨、学校关闭、公共服务基本中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身处国泰民安中的我们,几乎无法相信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今天。

有人分析,斯里兰卡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和他们缺乏忧患意识有关。

斯里兰卡前些年通过旅游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提升,国家相关部门就把重点放在了发展旅游上,而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工业等领域却被忽视了。

这些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旅游业惨不忍睹,国家就遭遇了无法逆转的困境。整个斯里兰卡就像温水里的一只大青蛙,已经完全没有能力从不断升温的水里跳出来,只能等着被煮熟。

如今,两年过去了,经济虽有所复苏,但老百姓生活依然艰难。

青蛙现象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不然就会面临分崩离析。

美国波音公司曾经别出心裁地摄制了一部录像,剧情是“波音公司的倒闭”。

在录像中,天空灰暗,公司总部高高挂着“厂房出售”的招牌,扩音器中反复播放着“今天是波音公司时代的终结,波音公司关闭了最后一个车间”的通知。

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全体员工们正在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离开工厂……

这部录像的摄制,是为了让员工保持一种危机心态,而事实上,也确实让员工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那压抑的录像画面传达出的强烈的危机感,使员工们意识到:只有全身心投入生产和革新中,公司才能生存,否则,今天的模拟倒闭将成为明天无法避免的事实!

在这部录像面世以后,波音公司内部掀起了工作狂潮,整体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质的飞跃。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波音公司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发展后劲。

20世纪70年代,美国制造业受到日本产品崛起的强烈冲击,而波音公司始终屹立不倒,靠的正是这种危机感。

这些启示,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个人生活。

青蛙现象,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警觉和自我反思,如果不求上进、坐享其成,只会不进则退、坐吃山空。

简单的说,就是大风大浪都没事,小阴沟里却翻了船。

有时候,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会失去警惕和危机意识,导致我们失去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说实话,谁不向往安逸的生活?谁不想每天吃喝玩乐,不为生活所困,不为事业所累?

追求安逸本身没错,错在一个人长期沉溺于此,并对未来的人生失去了动力。

一个人如果没了忧患感和进取心,就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在逆境中丧失应对困难的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太安逸的生活,会让人麻痹,等你发现自己在走下坡路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舒适的生活,固然让人享受,但若贪图眼前的安逸,就会磨灭斗志,最终毁掉一生。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失业也是迟早的事!

可以说,青蛙就是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随时都面临着种种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警觉性和预判性,决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醉生梦死、得过且过,一定要着眼未来、认准目标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汹涌潮流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