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湖南发展“人工智能+”的底气在哪?

杜庭语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9-17 09:39:04

2014年,一群湘籍企业家在岳麓书院以“指尖世界,成就梦想”为题,畅谈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岳麓峰会拉开序幕。十二载春秋流转,从百人论道到万人盛会,从岳麓峰会到岳麓大会,从十二家企业的小联盟发展到数千家企业的大生态。2025年,互联网岳麓大会以“AI领航 畅想湘江”为题,围绕AI+创新生态、AI+文化、AI+智能网联等领域展开讨论。

图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刘尚文 摄

湖南为什么要发展“人工智能+”?

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价值,成为指引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向标。此前,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按下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快进键。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就像王耀南院士演讲时所说:“现在的青年三年所取得的成果是我过去二十年一直在做的。”岳麓大会主题的跃迁,不仅是落实中央要求,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湖南发展“人工智能+”有何优势

面对浩浩荡荡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湖南的自信何来?信心主要来源五个方面。

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湖南是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是国家唯一的计算产业集群。有较强的人才优势。湖南拥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两院院士10名,国家杰青27名,高水平创新团队59个。有成型的基础设施支撑。算力、算法、算据、算网四算合一的体系基本建成。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北斗规模应用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政策体系逐渐成型,“背上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光有信心不够,湖南要认清自身的现实情况,找准赛道精准发力。会上,沈晓明结合湖南产业优势,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在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湖南加速落地。在王耀南院士看来,“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选准应用场景,让技术真正赋能千行百业。”湖南在无人驾驶、矿卡等巨型智能无人装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传感器、控制器等零部件产业的完善布局,构成了发展具身智能产业的天然优势。

有“目标”更有“行动”

推动“人工智能+”,重在行动。2023年、2024年岳麓峰会上,湖南先后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两个目标。2025年岳麓大会上,湖南交出了两个“账本”。

先看第一本“账”,“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2023年8月,湖南出台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相关政策。政策发布以来,长沙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796家,平均每月新增75家。而政策发布前的数据是25家,数量有了质的变化。

9月14日,中兴通讯全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揭牌。9月15日,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正式启用。两大中心的相继揭牌启用,进一步增强了湖南发展“人工智能+”的信心与底气。

再看第二本“账”,“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

2024年9月,湖南推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七个一”总体构想。政策出台后,全省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3933个,其中新增大学生创办企业6105家,分别增长44.9%、38.9%。

这两个“账本”充分说明,湖南发展“人工智能+”,有技术条件,也有人才支撑,正在加速形成集聚效应。

作为湖南创新资源核心集聚区的湘江新区,AI早已走出实验室,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日常,成为产业革新利器。

比如,爱威科技专注于“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医学显微镜形态学检验自动化”关键共性技术的原创性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实现了医学显微镜检测自动化。作为全球燃气发电设备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力宇集团也正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引擎,全面推动产业升级。

爱威科技相关产品 图源:梁山

“如今在湖南,你很难找到一家与先进计算完全无关的企业。”机械之家董事长刘旭龙说。

一场智能革命正在湖湘大地徐徐展开,特别是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技术赋能,牵引产业模式创新、技术范式创新、生活方式创新。可以窥见人与机器共生的未来图景: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逐渐成为社会的基础能力与人类的协作伙伴。

湖南不再只是问产业的“风口在哪里”,而是开始问“我们能否创造下一个风口”。

责编:万璇

一审:万璇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