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整版|向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茶业湘军乘势而上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湖南日报   2025-09-16 08:50:14

吴汶奕

9月19日至22日,2025第十七届湖南茶业博览会将在长沙举行。金秋时节,湖南茶界,一场“湘茶展示”即将开启!

近年来,湖南茶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三茶统筹”,全面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协同发展。从颁布《湖南省茶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到《全省茶叶产业链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全省茶叶产业链工作专班和专家团队;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促进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到推进茶产业“2025年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2025-2027年省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落地,形成政策护航、机制保障、项目支撑齐头并进,全省茶产业发展迈入到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推进全省茶叶产业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融合创新、品牌培育延伸,湘茶正以更加自信稳健的姿态,阔步由“茶叶大省”向“茶业强省”跨越的大道上。

本届茶博会,将全面呈展一幅政策加持下湖南茶产业生气勃勃的发展局面。组委会聚焦产业协同与品牌升级,精心策划系列核心活动:一是力推茶产业特色优势重点县(市、区)联袂推介,联合吉首市、桃江县、古丈县、保靖县、沅陵县、会同县、安化县、桑植县等8县市在开幕式上举办“茶产业特色优势重点县(市、区)联袂推介活动”,集中宣传推介2025湖南省茶叶优势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县市,展现产业良好发展态势,让政策赋能产业、产业助力振兴的成效一目了然。二是启动“2025湖南茶叶高质量发展‘十强县’‘十大品牌’‘十佳科技领军企业’”评选与“茶祖神农杯”五星茶产品遴选,以表彰先进树标杆,引导全省茶界形成“比学赶超、互帮共进”的良好氛围。后续,从8月25日起,湖南日报“新湖南”手机客户端将开设为期一个月的“湖南茶叶‘三十’先进典型事例与风采”专栏,联动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30余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让湘茶的创新实践与奋斗故事被更多人知晓。三是展会期间组织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如100万元消费券补贴、“百款口粮茶”严选销售、抵制茶叶过度包装宣贯暨“三联三促”活动推进会,让实惠好茶走进寻常百姓家;短视频大赛、新茶食茶饮创新论坛、“小茶人逛大茶博”等活动,更让湘茶在年轻化传播与产业协同中焕发新生。此外,安化黑茶品牌推介活动、平江高山茶品鉴推介会、永顺莓茶品鉴推介会暨“永顺莓茶制作工”劳资品牌成果展示活动、茶技艺非遗展演、“茶+露营”主题日等50多场特色活动,将全方位呈现湘茶的多元魅力。

作为茶博会的重要板块,2025“茶三十”选树宣传推介活动也同步展开。本届评选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十强县(市)”“十大品牌”“十佳科技领军企业”为主体,勾勒出湖南茶产业向高质量跃迁的核心样本。既看当前实力,更看发展潜力,既比经营指标,更看社会价值。今年6-9月上中旬,2025第十七届湖南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与本报采编人员组成采访团奔赴各地茶叶主产区,深入园区、企业、市场一线,对本届“茶三十”候选对象进行考察调研。

一杯茶里见山河,一片叶中有乾坤。我们看到,在青山茶海之间,一批又一批湘茶人深耕一线,坚守匠心;在转型发展大潮中,一家又一家茶企敢闯敢试,勇立潮头。他们用行动诠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为湖南茶产业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值此盛会启幕之际,本报特推出一个整版,对入选单位重点推介。以典型示范带动产业提质,以主流舆论赋能乡村振兴,让湘茶品牌香飘更远、根基更牢、信心更足。

2025湖南茶叶高质量发展“十强县(市)”注:并列2个

安化县

世界黑茶看中国,中国黑茶看安化。2024年全县黑茶综合产值达268亿元,茶产业税收3亿元,带动35万茶农增收致富。

古丈县

古丈县茶叶面积20.5万亩,人均茶园面积全省第一,靠科技、品牌、茶旅融合,成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沅陵县

沅陵县产茶历史悠久,其中“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到38.63亿,以茶旅融合、科技赋能促发展。

保靖县

保靖以“保靖黄金茶”为核心,构建了“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2025年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

桃源县

桃源县茶园15.97万亩,系列产品“桃源野茶王”“桃源红茶”均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带动50万人就业,茶农年人均收入超2万。

吉首市

吉首市以全链条赋能湘西黄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茶园达15.5万亩,拥有多级别龙头企业与示范社。

桃江县

桃江县以“桃江竹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为核心,构建“生态+科技+品牌+融合”体系,2025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桑植县

桑植县以桑植白茶为主导,茶园7.95万亩,拥有“超白”“西莲”“洪家关”“帅湘红”等20多个桑植白茶子品牌。

会同县

会同县地处湘西南,种茶历史悠久。截至2024年末,生态茶园面积5.3万亩,近年来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建设省级产业示范园。

永顺县

永顺县以“永顺莓茶”为主导产业,面积达11.2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12亿元。通过政策扶持、标准化生产等举措,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

常宁市

常宁市茶园面积10.2万亩,综合产值超10亿,自然条件优越。借“常宁塔山茶”品牌,以创新模式及茶旅融合带动就业增收。

新宁县

新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野茶和旅游资源,通过茶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培育龙头企业与“帝子灵芽”等品牌,2024年综合产值破10亿元。


2025湖南茶叶高质量发展“十大品牌”

碣滩茶

碣滩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湖南沅陵武陵山沅水江畔碣滩山区,曾获米兰世博金奖,连续两届成为中非经贸博览会指定绿茶。

郴州福茶

郴州福茶自201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通过“母品牌+子品牌”矩阵建设,实现价值跃升。

韶山红

韶山红依托伟人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走“红色基因+生态品质+文创赋能”之路,红旅融合成效显著,助力茶农增收。

张家界莓茶

张家界莓茶以武陵山脉独特生态与“黄酮之王”健康优势,探索出“科技引领、全链融合、品牌突围”路径。2025年综合产值超30亿元。

桑植白茶

桑植白茶年产值7.32亿元,品牌矩阵丰富,正打造集种植、加工、营销、文旅融合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样板。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凭借千年贡茶底蕴与生态优势,推进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截至2025年,其品牌价值突破37亿元。

石门银峰

石门银峰产自茶禅一味发源地,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35.25亿元,在2025年“石门银峰”品牌被评为最具品牌价值成长力品牌。

新化红茶

新化红茶拥有1500年种茶史。新化红茶产自雪峰山脉,富含茶黄素,这是其赢得差异化竞争、区别于其他红茶品类的核心特质。

江华苦茶

江华苦茶产自南岭山脉。茶园达7.2万亩,年产值近4亿元,品牌价值4.48亿元,正打造“中国蜜香红茶之乡”核心品牌。

汝城白毛茶

汝城白毛茶,郴州市汝城县特产,是湖南省四大珍稀野生茶树品种之一,大叶多毫、内含物丰富、适制性广、种质资源优异。


2025湖南茶叶高质量发展“十佳科技领军企业”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茶业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联结带动50万户茶农户均增收近万元,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理想华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集黑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年加工能力达11万吨,致力打造中国茶产业世界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湘西自治州牛角山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1.38万亩有机茶园,布局茶旅融合与智慧生产,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

湖南资兴东江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3.2万亩生态茶园,年产茶1200吨,品牌价值18亿元,带动2.8万茶农增收。

湖南省碣滩茶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布局种植、加工、茶旅、科研全链条,“辰龙关碣滩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其产品远销东盟。

湖南省常茶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专注茶产业全链条开发,建有5000亩智慧茶园,创新富硒技术与智能加工,打造“常宁塔山茶”等品牌,成科技赋能茶业新锐力量。

湖南省湘茶高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布局功能茶饮与茶文化,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开发“臻溪”品牌系列产品,2024年入选湖南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企业名单。

湖南省渠江薄片茶业股份公司

公司是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建有智能化生产体系,年产茶1200吨,带动1.6万茶农增收。

新宁县舜帝茶业有限公司

公司集“野茶基地、有机茶厂、文旅康养”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紧紧依托舜皇山11万亩野茶资源,构建了“野茶开发+科技赋能+茶旅融合”模式。

桃源县君和野茶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深耕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构建“野生茶开发+茶旅融合+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模式。


2025“茶祖神农杯”五星茶产品推选

为促进茶叶品质提升,打造湘茶品牌,推进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第十七届湖南茶业博览会组委会组织举办2025“茶祖神农杯”五星茶产品推选活动,评出“数码茶园牌黄金茶壹号”等21个绿茶类五星茶产品、“合作牌志合·蜜红”等27个红类五星茶产品、华莱健牌金满福茶(安化黑茶)”等5个黑茶类五星茶产品、“湘丰牌雪·超白(雪仗舞)”等4个白茶类五星茶产品、“君山牌君山银针”等3个黄茶类五星茶产品、“猴王牌七窨茉莉花茶”等14个特种茶创新茶产品,共74个茶产品获评为2025第十七届湖南茶业博览会“茶祖神农杯”五星茶产品。


责编:吴汶奕

一审:吴汶奕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