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3 15:53: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徐孙雅钏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葛剑雄称赞“都是精华,值得推荐的展品太多”的“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你看了吗?
这场大展正在长沙博物馆火热展出,汇聚了长江流域多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从河姆渡的骨耜到三星堆的青铜人面具,从良渚玉器到明代金器,“文物天团”人气超高。
看展览,拍展览,拿奖金和证书。由长沙博物馆、湖南日报社主办的“跟着文物看长江——‘长江与中华文明’主题数字作品征集推广活动”(点击参与)同步举行。
手机、相机均可,用来记录的照片、短视频,带有创意的图片和视频,甚至一段搭配照片的走心观展感悟,都是你独一无二的作品。
目前,活动已经收到了不少作品,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小编和大家分享一波有意思的投稿。
作品名称:《万氏所佩金簪》
作者:130****6626
创作来源:(明)楼阁人物金簪
小编说:只要距离够近,手机也能拍出金簪上人物的美妙姿态,让你感受明代王妃的精致日常~
作品名称:《四羊方尊,映耀长江流域文明的璀璨之星》
作者:小Q
创作来源:(商)四羊方尊、(春秋)“王子午”铜鼎
小编说:选好角度,让湖南和河南的青铜重器同框讲述三千年文明故事。
作品名称:《想到李清照》
作者:晴天
创作来源:(宋)繁昌窑青白釉注子注碗
小编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一套盛酒温酒的器具,和李清照的词好搭。作者形容也太贴切了吧!而且很衬现在的秋天。让我们与李清照隔空举杯!
作品名称:《李白说:“莫使金樽空对月。”》(结合AI创作)
作者:Adriana
创作来源:(唐)花鸟纹高足金杯
小编说:一只唐代金杯引发的奇思妙想。创意想象+幽默配文,文物仿佛也有了诗仙李白的洒脱与豪情!
作品名称:《玻璃的绿色反光像嫩芽》(结合AI创作)
作者:紫气东来
创作来源:(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亚腰罐
小编说:AI一出手,反光变萌芽。当文物遇见AI,有趣的体验增加啦!
作品名称:《母女闯入长江文明“时光盲盒”》
作者:林琴
小编说:举着手机边走边看边聊,文物瞬间变成“会说话的老朋友”~真实的情感记录,就是美好的作品。
作品名称:《一下就亮了的小猪》
作者:蓝天白云
创作来源:(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小编说:不会专业剪辑?几张照片加个字幕、配个音效,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猪马上出现,趣味故事信手拈来!
作品名称:《透过四羊方尊的眼看历史》
作者:152****4495
创作来源:(商)四羊方尊
小编说:找准视角,你就是“大片导演”。3000年前的“眼神杀”,感受来自商代青铜羊的“压迫感”!
作品名称:《豕影与神纹:长博幽光中的天地絮语》
作者:小蔡
创作来源:(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投稿描述:
在长沙博物馆展厅的幽光里,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如一位沉默的时光信使,与不远处,良渚玉琮的神人纹随葬礼器们展开了跨越时空天地的喃喃对话。
很多人并不知道陶猪纹钵其实是一件盛水祭天的礼器,在众多典籍中记载,猪是一种地面上知道天时变化的神兽。
长沙博物馆的第一展厅中的这两种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大名鼎鼎的文明礼器,隔着千年展柜,遥遥相望,不失为一次寓意深刻的相遇:
陶钵上的豕是叩问天时的精灵,玉琮里的神是沟通天地的使者,它们同饮长江水的滋养,在“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主题下,将先民对天地节律的敬畏与洞察,酿成文明传承的酒浆,让古老的天地对话,在当代展厅里重新泛起波光。
小编说:呜呜呜,小编读了投稿描述以后,十分感动。精巧的照片+走心的文案,让两件文物隔空对话,“长江流域见面会”仿佛就在眼前举办。陶猪说:“我可爱吗?”玉琮说:“我神秘不?”文物好像真的会对我们“说话”。
他们的作品可以参与活动,你的也可以。
设备不重要,90%作品用手机就能完成。
技术不苛求,无论是随手拍、简笔画还是家庭Vlog,真诚和创意是最大加分项!
人人都能参与,上班族、学生、亲子家庭……不同年龄、职业的观众都可以贡献精彩作品。
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现在参与,正是时候!截止日期:2025年10月8日。
如何参与?超简单!
免费参观“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拍摄制作本次展览或其中展品的照片、创意图片或海报、短视频等数字作品(请注意,别的展览不行哟),上传到新湖南客户端“跟着文物看长江——‘长江与中华文明’主题数字作品征集推广活动”平台(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登录“长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即可。有奖金,还有荣誉证书哦。
别再犹豫啦!理解文物不需要门槛,表达热爱更没有固定公式。更多精彩投稿,可进入活动平台欣赏。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