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 2025-09-12 10:02:06
文/赵光
我常常深深感怀,母亲晒制的干菜,总是散发着故乡的味道。
夏秋之际,菜园里蓬勃生长的长豆角、青红椒、茄子、黄瓜、苦瓜等,在母亲的悉心安排下,于其盛产之时,择其部分被晾晒成美味的干菜。
晒干菜是母亲的拿手好戏。要把新鲜水灵的蔬菜变成皱缩紧实的干菜,炽热似火的骄阳至关重要。碰上阳光过于柔和绵软的天气,再好的菜料也难以晒出干菜来。烈日下晒干菜,可谓又快又好,这是晾晒的不二法门,凡拖拖拉拉是晒不出好干菜的。这倒和母亲风风火火的急性子不谋而合。
记忆中,晒干菜需用到圆形晒盘、竹晒垫,乃至竹筛子。晒坪也是晒干菜的理想场所,用竹扫帚将地面清扫干净,便可直接把蔬菜摊晒在上面。这是母亲最喜欢的方式,简单、便利,既不劳神也不费力。复杂事情简单化,这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譬如用菜叶喂鸡,母亲从不屑于剁碎,随手抓一大把叶子抛进鸡舍便万事大吉,任鸡们你争我抢。她从不担心菜叶会不会卡住鸡的喉咙。事实上,这种粗放式的养鸡法,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习以为常的做法,时间一久,便成为了朴素的生活道理。
盛夏或金秋,是母亲晒干菜的黄金时节,阳光火辣,正是晒菜的好天气。从菜园里摘回的长豆角、茄子、辣椒、苦瓜,除了日常食用,剩余的几乎都用来制作干菜。食材需先焯水或刀切处理。长豆角和辣椒焯水杀青后,长豆角悬挂于长长的晾杆上,辣椒则铺展在晒坪里。茄子对半剖开,切片后均匀摊晒在晒盘里;苦瓜去瓤切片,晾晒于另一晒盘中静待蜕变。阳光如同顽皮的孩子,攀上晾杆,跃入晒盘,躺卧坪里,还在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欢快跳跃、闪烁。
平日里做事大大咧咧的母亲,一到晾晒干货的时节,却仿佛换了个人,变得格外细致。她深知干菜制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生怕某个环节出了差错,辛苦劳作便会付诸东流,那就得不偿失了。在翻晒环节,她坚持做到反复翻动,确保每一片、每一条蔬菜都能被阳光均匀渗透,彻底脱去水分,这样制成的干菜才能耐储存、风味不变。中午时分为晒干菜最佳时段,此时日光盛、热力足,水分蒸发得快,晒出的干菜品质堪称上乘。
母亲顶着火辣的太阳,在晒坪上来回穿梭,不厌其烦地检验干菜的晒制效果。她自有一套独到方法——“一看二摸三闻”。所谓“看”,便是仔细观察菜蔬晒干后的萎缩情况及其成色;而“摸”,是用手触摸感知干菜的干燥程度,只有那些晒得蔫巴卷角的干菜,在被手指轻轻扒拉时,才会发出沙啦沙啦的清脆声响;至于“闻”,则是用鼻子细细嗅闻干菜所散发的泥土芬芳和阳光味道,判断是否绵柔温和。
晒干的蔬菜,母亲会小心地收藏起来。她用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塑料袋分门别类装好各种干菜,如果袋子有一丝破损,那是储存不了干菜的。扎紧袋口后,母亲会将其珍藏在木箱中,这样既防潮又防鼠,还能有效防虫咬。
青黄不接的时节或是寒冷的冬季,干菜化身“救济”菜,跃升为餐桌上的主角。我最喜欢吃干豆角。母亲会从袋中抓出一把干豆角,放入冷水中浸泡,使它们逐渐吸水膨胀,这样既能缩短炖煮的时间,又能保持其口感。待干豆角泡发后,母亲会将它们放入铁锅中,加入清水进行清炖。如果在锅中加入几块腊骨头,那香气便会更加浓郁,味道也会变得鲜美甜润。在火塘上慢炖半个多时辰,干豆角的清香就在火塘里氤氲开来。起锅前淋上一勺猪油,撒上适量的食盐和味精进行调味。炖煮好的干豆角在铁锅中盘根错节,用筷子小心夹出,盛入碗中,再倒入浓汤。一道最为常见的家乡菜便新鲜出炉了。夹起长长的豆角送入嘴里,一股清爽甘甜瞬间在舌苔上绽放,这是故乡独有的风味,沁人心脾。我停不下筷子,舌头翻卷,将一大把豆角拖入嘴里,快速咀嚼,那嫩滑、香醇、甘甜的口感,真是妙不可言。
而干菜炒肉同样是一道滋味悠长的家常菜肴。首先,将晒干的辣椒、茄皮、短豆角、黄瓜条、苦瓜片各取出一些,用冷水浸泡至软,然后挤干多余水分备用。接着,将腊猪肉或新鲜猪肉切成薄片,在锅中煸炒至七八分熟,再倒入泡发好的干菜,大火爆炒。在高温的作用下,肉中的油脂被干菜充分吸收,而干菜的清爽又融入肉质之中,二者相互渗透、彼此包容、交融共生,才成就了这道精彩绝伦、特别下饭的美食。是哦,烹饪要达到至高境界就是要食材们两两成全、美美与共。
年复一年,母亲晒的干菜不仅充实了那些艰难的日子,也丰富了我们家的餐桌美味。母亲常把“做事要有盘算,不然一辈子受穷”挂在嘴边。她制作干菜就是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就是为未来缺荤少素做准备。母亲深知,生活中难免会有短缺之时,蔬菜也会遇到青黄不接的季节,她的精心“盘算”让那些捉襟见肘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年届七旬的老母亲识字不多,但生活的道理比我们要懂得多,毕竟她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她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长。生活如同一本厚重的大书,母亲用一辈子都在认真阅读、虔诚信仰、反复理解、深刻领悟。
岁岁年年,住在乡下的母亲,总会托父亲捎来亲手晾晒的干菜。这些经受阳光眷顾、时光洗礼的干菜,被母亲那双粗糙而温暖的双手揉进了绵长的牵挂和深沉的爱意。
清炖或者炒制,这些干菜总能让我们尝到故乡的味道。袅袅升腾的香气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故乡的火塘边,母亲正细火慢炖着一锅干豆角。火光映照她的脸,那饱经风霜的皱纹里,满是慈祥的笑意。
其实我们都明白,故乡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它温暖又香甜,如丝如缕,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舌尖和心头……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丁伟
三审:瞿德潘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