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春风化雨二十八载 以行立教润童心

陈明 熊辉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9-10 16:06:05

新湖南客户端9月10日(通讯员 陈明 熊辉)清晨的桃江县桃花江镇近桃小学,若遇阴雨,一间教室里总会飘起轻快的旋律。德育副校长刘丽娟正带着学生跳操,身影里的活力像揉碎的阳光,落在孩子们笑盈盈的脸上。“刘老师的活力能照亮人。”学生吴俊豪的话,说出了这位执教28年的教师在孩子心中的模样。从讲台到校园,从教案到童心,刘丽娟以“身教”为笔、“真爱”为墨,在教育画卷上书写了28年温暖篇章。

以身为范:把“榜样”种进日常里

“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成样子。”这是刘丽娟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刻在日常的习惯。每天课前两分钟,她准会先走进教室,给孩子们递去一个从容的笑。课堂上,她读课文时声情并茂,连标点里都藏着情绪,如读《秋天的雨》时,语调软得像沾了露水;讲《少年中国说》时,字字都带着劲儿,学生总跟着她的声线沉进文字里。再看黑板上的板书,横平竖直如刻出来一般,连笔画间距都匀净,成了全班练字时的“活范本”。“跟着刘老师读课文、写板书,总觉得文字是有温度的。”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记。习作课上,她带头写“下水”作文;假期里,她带头讲成语故事, 带头读经典。学生家长说:“感谢老师以身作则,让孩子们学习更有动力。”

刘丽娟在课堂上带学生们朗读。陈明 摄

课余的她,更是个“行动派”的榜样。办公室的间隙,常能看见她练瑜伽、跳操的身影,10年没断过的书法练习,还让她拿过县市级教师书法竞赛的奖。每年啃下10多本文学经典和专业书,学生的读书笔记上总留着她的批注:“这本书我也读过,你写的这段感悟,比书里的句子还打动我!”不用刻意说教,班级里“课间运动、课后读书”的风气悄悄冒了芽,她成了孩子们眼里“上课有趣,做事靠谱”的严师,更是“想跟着学”的挚友。

深耕讲台:让“活水”润透课堂

“教学得有源头活水,不然就成了死水潭”。出身教育世家的刘丽娟,把这话揣了28年。学校教研活动上,她的笔记本永远写得最满。县教育局的培训课,第一排准有她的身影,连茶歇时都攥着笔记问讲师。这几年她把教改理念往课堂里融,教学比武、作业设计拿了好几次市县级一二等奖,辅导学生写征文、练朗诵,也捧回10个县级奖状。她写的《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作业的分层布置探究》论文,主持的《城镇小学中年级红色教育活动组织策略研究》课题,还双双摘了县级一等奖。

刘丽娟和年轻教师一同探讨课题。陈明 摄

大爱无痕:为童心撑一把“暖伞”

“老师的眼睛,得看见每个孩子的小影子。”2024年秋,学校135班班主任因病请假两个月,刘丽娟主动接了班级的“暖心担子”。每天中午打饭时,她总揣着几双备用筷子,看见忘带餐具的孩子就递过去:“先拿着用,吃饱了才有力气琢磨难题。”下课铃一响,她的脚步总往教室拐。对低头不说话的内向孩子,她会蹲下来轻声问“昨晚是不是梦到好玩的了”;见着皱着眉的孩子,就捏着嗓子学小猫叫逗乐;握住总爱走神的学生的手时,她会认真说:“你今天听课比昨天多抬了三次头呢,这进步我可记着了。”

刘丽娟在“校园志愿者”行动中指导学生服务。陈明 摄

这几年,她先后拿过桃江县“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的奖项,还有教学、课题及辅导师生的多项县市级奖项。可她总说“奖是给过去的,孩子才是眼下的”。作为德育副校长,她把目光投向全校:琢磨出“仪式育德、习惯立德、活动寓德、关爱承德”的育人模式,在学校推广开来。2025年上半年牵头组织的“校园志愿者”行动,更成了校园里的“暖招牌”。每天中午30分钟,刮风下雨都没断过,她带着学生擦饭桌、抬饭盒、提醒同学守秩序,135个孩子在擦桌子的弯腰里、递饭盒的抬手间,提醒爱护公物的话语中,慢慢地滋养了爱心和责任心。

28年光阴,从一笔一画的板书到校园角落的身影,从教案上的红批注到孩子手里的热筷子,刘丽娟用行动说着教育的道理:不用喊口号,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在了,就是对“激励、唤醒、鼓舞”最好的诠释。如今在桃花江畔的校园里,她这阵“春风”还在吹,这滴“春雨”还在落,脚下的育人路,也跟着孩子们的笑声,越走越宽。

责编:李云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