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10:39:23
新湖南客户端9月9日讯(通讯员 陈中云)9月8日14时30分,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大礼堂内汉服飘香、书声朗朗,“开蒙启智,追梦启航”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在此隆重举行。116名一年级新生身着盛装,在师长、家长与麓枫少年邮局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以古礼开启求学之路,以邮文化锚定未来方向,将“见山见水见未来”的课程理念与“中国心 世界眼”的育人目标融入成长第一课。
古礼启智:筑牢“做人之本”,厚植育人根基
“不学礼,无以立。”伴随着2301班《古诗新韵》的暖场表演,开笔礼在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中拉开帷幕。党支部石万林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开笔礼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学校“见未来”课程的重要起点——“正衣冠、明事理,方能立品格;敬师长、知感恩,方能筑根基,我们希望以古礼为媒,让孩子在启蒙之初便懂得‘做人’是成长的第一课题。”
仪式现场,“正衣冠”环节率先传递“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的育人智慧:新生们先自整衣容,再邻座互正,最后由校领导与老师亲手调整衣领、拂平衣袖,一举一动间学会注重仪表、尊重自我;“拜师礼”环节更将感恩教育推向深处,新生向孔子像行作揖礼、向启蒙老师行三鞠躬礼,向父母道“感谢养育之恩”,在躬身行礼中领悟“尊师重道、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为“中国心”种下文化基因。
最动人的莫过于“朱砂启智”环节。一年级班主任与江华嘉宾老师手持朱砂,为每一位新生额头点上红痣——“痣”通“智”,这枚小小的红点不仅是“开天眼”的美好期许,更象征着学校为新生开启“眼明心亮、好读善思”的学习之门,为培养“胜任未来”的能力打下认知基础。
邮韵赋能:链接“文化与未来”,践行“见未来”理念
“邮票是‘国家名片’,这枚‘杏坛讲学’邮票上,孔子正耐心教导弟子,就像今天老师教我们一样!”2203班高嘉祺同学手持孔子系列邮票,为新生讲述邮票里的文化故事——从“孔子像”上的“六艺”,到“周游列国”的理想,再到2010年孔庙邮票、2012年孔子学院邮票,麓枫少年邮局的“邮文化”课程以方寸邮票为载体,让新生在具象化的文化符号中感受中华文脉,拓宽“世界眼”的视野。
随后,麓枫少年邮局代表向三个班级赠送孔子邮票与集邮护照,将“邮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新生心中;“梦想启程寄未来”环节更成为“见未来”课程的生动实践:新生与家长共同在明信片上写下“梦想当科学家”“梦想成为一名老师”等志向,经少年邮局加盖邮戳后投递——这不仅是与未来的约定,更是学校引导学生“预见未来、规划未来”的课程设计,让“成长有方向、未来有坐标”。
立志向远:以“第一课”奠基,培养杰出未来学子
“一击鼓,孝敬父母尊师长!二击鼓,见贤思齐争上游!三击鼓,勤奋学习成栋梁!”丁群校长敲响大鼓,三声洪亮的鼓声不仅是“击鼓明志”的仪式,更是学校对新生“立大志、明大德”的期许;开笔破蒙环节,校领导手把手教新生书写“人”字,“一撇顶天立地,一捺脚踏实地”的讲解,让新生在最简单的笔画中领悟“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扎实”的道理,为“胜任未来”筑牢品格基石。
“人之初,性本善……”当全体新生在领诵下齐诵《三字经》,朗朗书声回荡在礼堂,既是经典文化的传承,也是“见未来”课程中“文化浸润”的生动体现。正如主持人在仪式尾声所言:“这堂开笔礼,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是‘中国心’与‘世界眼’的同频,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将以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活动为梯,助力孩子们成长为‘懂文化、有志向、能担当’的杰出未来学子。”
据悉,此次开笔礼是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见未来”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学校还将依托麓枫少年邮局的邮文化课程、“博士课堂”课程等,持续践行“见山见水见未来”的教育理念,为培养“扎根中国、面向世界、胜任未来”的学子搭建成长平台。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