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09:40: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张国良
忠防人待客的至诚,藏在灶膛里。当远方贵客的足音敲响青石门槛,灶火便腾地燃起。猪肚、鸡及红枣、枸杞等配料在香气四溢中脱胎换骨,化作忠防人待客的最高礼赞——肚包鸡。而这份诚意的起点,源于对食材处理的虔诚。
洗肚之法,深有精微。先以清水冲洗外壁,继而将猪肚翻转,内壁清洗尤为关键:初洗时不放水,撒面粉三勺,双手用力抓揉,如此反复二三次,直至黏液尽去,再用清水涤净。而后取三小勺盐,如法抓揉冲洗,去腥除腻。再调白醋少许,揉搓之后以水冲净,直至水质清亮、肚壁光洁,方可翻回原状。外壁洗法相类,然面粉与盐用量可略减,因其易洁。终以醋、盐、酒共浸十余分钟,净肠之功方得圆满。
处理鸡只,亦循传统。洗净焯水,撇尽浮沫,激以凉水,肉更紧致。再备配料,胡椒略炒,香益彰,效更显;取红枣数粒、枸杞一撮,与胡椒共纳猪肚之中,而后将全鸡缓缓填入。棉线如绣娘走针,将开口密密缝合,浑圆如初生之胎。此间玄机,全在“包”字——鸡之鲜润与肚之胶质自此同生共死,在慢火中互渡魂魄。
煮熟之法,仍有讲究。先锅中放水,投姜片、料酒,放入猪肚鸡进行焯水。待猪肚膨起、浮沫尽除,取出弃原汤,另添清水,适量加入黄芪、党参等药材。大火滚沸,即转入瓦煲,文火慢煲一个半时辰。此时,灶上蒸汽携着奇香钻出瓮盖缝隙——那是胡椒的辛烈撞上鸡肉的甜润,党参的甘苦交织猪肚的浓腴。
忠防的老厨人眯眼守着灶洞,额上沁出细汗。待时辰圆满,刀刃破开猪肚的刹那,金黄油亮的鸡汁如熔岩涌出,与奶白汤底融为一体,浓香霎时炸裂满屋,连梁上燕子都惊得振翅。这便是“凤凰投胎”的肉身显形,一道湘北民间美食秘方,竟在忠防山野落地生根。
席上规矩自有古意。青花大碗先盛澄黄汤液,滚烫的胡椒辛香直冲天灵,一口下肚,背上毛孔顿开,寒气随汗尽散。猪肚切成玉带,吸饱汤汁后脆弹如新笋;鸡肉早已浸润肚脂与药材精华,纹理间渗出琥珀色的汁。最妙是蘸一碟本地辣酱,软嫩与辛烈在齿间交战,终化作满喉鲜甜。
食客额头沁汗,举箸如飞,主人眼角笑纹舒展。在忠防,杀鸡炖肚的排场只奉贵客,一锅汤里沉浮的是世代相传的敬重。2021年暮春时节,临湘举办首届名菜评选,肚包鸡在全镇干群票选中一路夺魁,终列“临湘十大名菜”榜单。颁奖礼上灯火如昼,而忠防人只憨厚搓手:“祖传的土菜,上不得台面。”殊不知,评语早已道破天机——“补中益气,壮腰健肾,祛风祛寒”,十二个字的功效推介,恰似忠防人捧出的心,滚烫、真实、毫无虚饰。
今人宴客,多炫奇珍异馐。而忠防人仍信守古风,贵客登门,须以血肉精华相哺。肚包鸡在瓦煲中微沸,蒸汽模糊了窗棂。湘北门户的寒风吹过五尖山麓,而屋内汤沸如春,一口热汤入喉,便是将长江的奔涌、龙窖山的云雾、黄盖湖的烟波,尽数化入血脉。
责编:兰萍
一审:兰萍
二审:刘宇丽
三审:丁会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