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 2025-09-05 17:09:05
“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这副出自周恩来之手的挽联,赞颂的正是抗日名将罗芳珪。1938年,他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87年已经过去,在英烈故土衡东县,他的抗日报国故事仍广为流传。
“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
罗芳珪出生于1907年,18岁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投身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升任团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迅速占领北平和天津,并沿3条铁路向华北进犯,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
南口,作为平绥线上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平绥线将落入敌手。第13军奉命抢防南口,罗芳珪团作为先头部队,于8月1日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赶赴南口前沿阵地,迅速构筑防御工事。8月8日,南口保卫战打响。日军炮火猛烈,日机轮番轰炸,罗芳珪团官兵英勇无畏,一次次击退日军进攻。战斗中,罗芳珪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大声呼杀。他的英勇事迹被《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连续报道,《解放周刊》也发表短评高度评价。罗芳珪团因此赢得了抗战英勇杀敌“四大名团”之一的美誉。
“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决定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春,日军矶谷师团南下,企图夺取滕县,直取台儿庄。3月16日,台儿庄战役打响。罗芳珪率团增援,他作战前动员,慷慨陈词,使全团士气大振。经过3昼夜的苦战,罗芳珪团连续攻克敌人3处阵地。4月6日,全线发起总攻。下午5时,罗芳珪在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时,不幸被炮弹击中。他身负重伤,仍以微弱的声音叮嘱部属:“我死不足惜,你们要杀敌前进……”言罢,以身殉国。
为了表彰罗芳珪的功绩,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入祀南岳忠烈祠。1938年5月18日,他的灵榇被运回故土,衡山县政府举行盛大公祭大会,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1988年,罗芳珪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201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他又被公布为全国著名抗日英烈。
“忠魂永驻,浩气长存。”衡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周楚建说,当地每年都会组织系列纪念活动,讲述罗芳珪的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文萃报》3848期摘自益阳政府网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