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5 11:32:51
盛夏的三湘大地,绿意铺展,生机盎然。一群身着绿色服装的志愿者穿梭在河岸滩涂、湿地林间、城市社区和乡村课堂——他们正是湖南“绿色卫士”。今年7月,“美丽中国,志愿有我”湖南省“绿色卫士”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绿色卫士志愿者们围绕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无废城市建设、环保普法宣传等主题,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信念,为美丽湖南建设注入蓬勃的民间力量。
作为湖南生态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绿色卫士”项目已构建起坚实的根基。自2020年以来,项目连续5年实施“小额资助”计划,146个特色项目获得精准扶持,形成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如今,48支专业队伍、500余名核心志愿者如星火燎原,带动数万名公众投身环保行动,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与科普基地持续扩容,让生态保护从“小众行动”真正成为深入人心的“大众共识”。
净滩巡河:以双手守护碧水清波
“看,有害垃圾,要放入红垃圾桶!”盛夏的沩江河畔,10岁的周钰鑫拨开草丛,用夹钳小心夹起一节废旧电池。在宁乡市绿色卫士沩水大队组织的巡河净滩活动中,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发生——绿色的种子,正通过实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们不仅清理河岸垃圾,还开设生态课堂,通过人工智能护河等创新案例,展现科技赋能环保的力量,让“守护碧水”的理念随清波流淌进每个人的心田。
在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国家湿地公园鸳鸯岛,一场“地毯式”净滩行动同样如火如荼。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联合县河小青行动中心,组织志愿者们细致清理塑料瓶、塑料袋等杂物。他们手持简易检测工具,现场测定河水pH值、矿物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并通过“巡河宝”系统实时记录生态数据,精准掌握河流健康状况。“每一片水草、每一只水鸟,都是河流生态的‘晴雨表’。”巡查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会同步向周边群众普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知识。
这样的守护场景正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在长沙县捞刀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饮水惜源”志愿服务团的师生们顶着烈日,沿河岸开展系统性巡查;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在东江河上游开展水源保护活动,守护饮用水安全;资兴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在东江湾城市公园开展环保主题活动,通过“知识传播+实践行动”的创新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从沩水到锦江,从捞刀河到东江河,绿色卫士们的净滩巡河行动正在让湖南的水域生态持续改善。如今,越来越多的河流重现清澈见底、鱼虾嬉戏、水草丰美的美丽景象,河湖生态系统正成为润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命脉”。
爱鸟护绿:用行动维系生态平衡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更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灵动指针”。
在长沙市湘江新区滨汇社区,绿色卫士组织青少年开展“绿芽家园守护行”环保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展示本地常见鸟类图片,生动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青少年们发挥创意,将木质鸟屋装扮成色彩斑斓的“小鸟别墅”。“希望小鸟能快点搬进来住!”怀着美好的期待,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亲手制作的鸟屋安装在树上。这些鸟屋不仅为鸟类提供了温暖的居所,更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情感纽带。
与此同时,在长沙市望城区桃花井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身边的自然”环保科普活动吸引了五十余名青少年。孩子们化身“自然侦探”,在家门口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生态探索之旅。
“原来香樟树的叶子搓一搓真的有特殊香味!”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穿梭于社区绿荫之间,辨认植物、观察昆虫、收集落叶,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奥秘与魅力。
从绘制鸟屋到辨认植物,从生态探索到知识普及,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志愿活动,让青少年们在躬身实践中深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意识,成为守护生态环境的青春生力军。
无废城市:以创意推动绿色循环
“这些果皮菜叶可以变成环保酵素,让我们的土壤更肥沃!”在梅溪湖金茂社区的环保宣导活动现场,志愿者正耐心地向居民们演示厨余变废为宝的奇妙过程。这场“厨余新生,绿色盛宴”主题活动,正是绿色卫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
活动中,志愿者们以环保酵素为切入点,通过“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的双驱动模式,让居民直观感受环保融入日常生活的乐趣,在实践中体会循环利用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娄底市百弘学府城,“旧物换新颜,爱心传三湘”主题公益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居民参与。志愿者彭飞燕现场演示旧物改造技巧,对103件旧物进行创意改造,生动演绎“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绿色卫士们用看得见的行动传递“无废”智慧,让这些创意十足的环保活动在三湘大地持续升温,掀起人人参与的绿色生活新风尚。
法治护航:用知识筑牢生态防线
“生态保护红线不能碰!”在溆浦县高田村的课堂上,绿色卫士正为青少年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2025年“绿色卫士”小额资助项目,“法护警予故里”项目通过知识宣讲、案例解读、实践互动等多种形式,让环保法治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
无独有偶,在张家界,爱盟公益协会和绿色卫士张家界大队创新性地将“普法护绿”与“变废为宝”深度结合,让小卫士们在实践中收获环保知识与法律常识。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红豆杉)严禁采摘,特殊区域植物禁止采挖,而河岸铜钱草非保护物种,适量采摘不破坏生态。通过生动的讲解帮小卫士厘清“能采”与“禁采”边界,让法律知识变得具体而实用。
法律是生态保护的“坚实盾牌”。绿色卫士们将普法融入宣教,用案例解读责任,用倡议凝聚共识,为美丽湖南建设筑牢制度防线。
从河流清理到城市改造,从鸟类保护到法治科普……绿色卫士志愿服务项目正在三湘大地蓬勃开展。这些身着绿衣的守护者们,不仅用双手守护着湖南的碧水清波,更用智慧与热忱编织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梦想。他们的身影,已成为三湘大地最动人的生态注脚;他们的行动,正在绘就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壮美画卷。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上,一个个动人的绿色故事正在续写,一曲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乐章正在奏响。(舒丽娟 肖静 王玺瑾)
责编:肖静
一审:李典蔓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