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卿怡乐:声织锦绣,乐映山河——《锦月如歌》中配乐的叙事赋能与情感升华

  湖南文联   2025-09-01 11:31:09

图片

声织锦绣,乐映山河——《锦月如歌》中配乐的叙事赋能与情感升华

文|卿怡乐

由周也、丞磊领衔主演的古装剧《锦月如歌》自开播以来,便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该剧改编自千山茶客的小说《重生之女将星》,讲述了女主人公禾晏自幼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却遭至亲背叛,身份被夺、性命垂危,最终涅槃重生、重返沙场,一步步夺回昔日荣耀的传奇故事。作为一部古装剧,想要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优秀的配乐往往不可或缺,甚至成为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该剧不仅以跌宕起伏的精彩剧情为亮点,更以五首各有特色的OST(原声音乐)令观众印象深刻,达到为叙事赋能、为情感升华的效果。它们分别是:由希林娜依·高演唱的片头曲《月如歌》、由周深演唱的片尾曲《心海里的光》、由张紫宁演唱的插曲《锦月书》、由张远演唱的插曲《夙愿》以及由宁桓宇演唱的插曲《忘》。

图片

片头曲《月如歌》以音乐叙事强化了女主角禾晏勇敢坚定、不畏艰险的人物形象。演唱者希林娜依·高的声线干净清澈而富有磁性,既传递出细腻的情感层次,也准确呈现角色想要破局、直面挑战的坚决态度,与禾晏性格高度契合。歌词结构多采用三字一组的形式,短句居多,语言简洁有力,节拍重音常落于第三字,强化了节奏的顿挫感和语言的决断力。同时,歌词选用“尘埃”“星火”“长夜”等意象,将剧中未直接道明的艰辛过往予以具象化呈现,增强了叙事张力。在旋律写作上,主歌部分多采用句尾音下行进行,营造出压抑与挣扎的情绪氛围;直至副歌部分出现明确的上行旋律,象征突破与希望,配合着编曲从前期钢琴伴奏为主,到后期加入了打击乐等多种音效的融入,层层递进,音乐上的转变更凸显出了“破局”的艰难与最终爆发的力量。

这首歌除片头播放外,在剧中仅出现于最后一集——禾晏与肖珏并肩作战、共克强敌的高潮场景,首尾呼应的使用策略颇具匠心。它虽然鲜有出现,但在片头奠定了全剧基调,暗示女主角无畏前行的成长历程;在终集作为高潮片段的背景音乐加入,既不会造成听觉疲劳的问题,又使得观众有了情感积累后的爆发点,具有惊喜般的效果,令人产生“终于等到此曲”的共鸣,成为推动全场情绪至顶峰的关键元素。

图片

片尾曲《心海里的光》堪称整部剧重要的音乐记忆点。这首歌的歌词融合了爱情、生命与信仰的多重寓意,周深通透的嗓音为其注入了温暖与力量。与片头曲《月如歌》相比,这首歌更显内在情感的流露。副歌部分的歌词“坠落心海里的光,揭开伤疤我只想逆流而上,勇气回荡的响亮是存在的胆量”,细腻地刻画了剧中人物于黑夜中遇见光芒,获得鼓舞与力量的心路历程;主歌亦有许多歌词刻画了整部剧希望带来的精神力量,如“打碎的星光,碎成了风沙,依旧闪烁着锋芒”,无不凸显出角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整曲音域偏高,仿佛明月当空,带有一种辽阔的空间感。而旋律音调与歌词意境高度契合:如“坠落心海里的光”直接以高音切入,随后连续级进下行,音高的变化仿佛模拟光芒坠落的痕迹;而“逆流而上”四字则通过音高连续上行,传递出奋起与希望。

图片

在剧中的一幕场景里,禾晏与肖珏于船上畅谈心事,遥望悬月,轻舟随水飘荡。此时,《心海里的光》以纯音乐的形式悄然响起,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浓郁的氛围。当禾晏说出“有时候做一个人的替身久了,难免会忘记自己是谁”,歌曲恰从主歌部分缓缓切入,伴随她愈发深刻的自我剖白,旋律也逐渐推向高潮。尽管二人语气看似平淡自然,其下却涌动着强烈的情感暗流。随后,音乐与空镜画面结合继续呈现,进一步引领观众沉浸思考,久久回味。除此场景外,《心海里的光》还在二人战场相依、战后胜利以及情动时刻等许多重要场景皆有出现。这首歌曲以其精湛的音乐创作与同剧情多层次的高度契合,不仅强化了关键情节的表现力,更是持续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图片

三首插曲《锦月书》《夙愿》及《忘》丰富了全剧的听觉层次。它们以不同的音乐语言参与剧情建构,塑造出多个令人难忘的高光场景,因此,这三首插曲的重要性并不逊色于片头、片尾曲。《锦月书》无论是从歌词创作还是编曲上都蕴含东方古典美学,如“红线”“新月”“繁花”等意象的使用,加之以古筝清冷典雅的音色衬托,仿佛将听众带入一幅工笔精细的古风画卷。张紫宁温柔甜美的嗓音进一步强化了歌曲的细腻表达,尤其在气息转换和尾音处理中传递女性角色特有的柔情与坚韧,有效推动了男女主感情线的发展。而《夙愿》作为剧中定义的“宿命羁绊曲”,谱写了人物在面对命运不公、内心矛盾之时的种种复杂情绪,例如肖珏识破禾晏的真实身份、皇帝逼迫肖珏做出艰难抉择等场面,歌曲的鼓点以及旋律的起伏跌宕强化了人物内心的挣扎。相较前两首,《忘》的出现次数较少,却以极简而深刻的音乐语言,承担起重要配角楚昭的内心独白功能,道出他在渺茫希望与最终幻灭之间的深刻无奈。创作团队在配器中加入了箫,其悠远苍凉的音色为乐曲增添了寂寥与空灵的氛围。宁桓宇的演唱尤为出色,通过对气息的微妙控制和咬字的细腻处理,将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心酸娓娓道来,极具感染力。

图片

综上所述,《锦月如歌》的五首配乐虽风格各异,却共同构筑起剧集的绝佳呈现。它们不仅在叙事上推动关键情节、刻画人物内心,更在情感层面持续引发共鸣,真正实现了“声织锦绣,乐映山河”的艺术效果。尽管个别歌词在文学表达上尚有提炼空间,例如“保值的真爱”“我心如匪石”等措辞略显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词义的准确表达与语言连贯性——这也反映出当前影视音乐创作在高速产出环境中面临的模式化挑战——但整体而言,音乐与剧情相得益彰,以旋律为笔、以人声为墨,增强了剧集的沉浸感与艺术感染力。可谓瑕不掩瑜,配乐终以出色的整体表现,成为《锦月如歌》叙事赋能与情感升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