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 | 4个“关键词”,学习《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张米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8-22 11:48:42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改革征程浩浩荡荡。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这一路,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改革的力度持续增强,改革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近日,《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这两部专题文集,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文稿165篇,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向和行动指南。

十余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丰富、最为生动、最富创意的组成部分。

文以载道,学以促行。不妨从四个关键词入手,深学细悟其中蕴意,深刻把握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关键问题。

wechat_2025-08-19_162457_009.png
“关键一招”,回答为何改

“改”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必然。

2012年12月,在深圳前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爬坡过坎”的压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矛盾日益复杂。

国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大国竞争更趋激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啃硬骨头”的难度显著增加,“涉险滩”的挑战愈发严峻。也正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破旧立新”,回答改什么

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可走,而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革命,蕴含着破旧立新的魄力与智慧。

,就是要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各方面制度创新。

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在新征程上,改革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在经济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让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协同发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经济循环畅通扫除障碍。

在政治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让人民当家作主在改革中不断落实。

在开放领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让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改革的战略方向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理论创新的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系统观念”,回答怎么改

改革的“全面”与“深化”,体现的正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

改革由问题倒逼,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在改革方法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四大关系”是改革的辩证法,体现了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

“顶层设计确保改革方向不偏,“摸着石头过河积累实践经验;

“整体推进实现改革效能最大化,“重点突破打开改革突破口;

“胆子要大彰显改革魄力,“步子要稳保障改革行稳致远;

“改革激发活力,“发展夯实基础,“稳定提供保障,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和衔接。要注重改革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和节奏,做到稳中求进。要强化改革的协同联动,形成改革合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20250808111032581-10-8c476.jpeg
“制度定型”,回答改的目标

改革的深层逻辑,始终是制度的与时俱进与治理的提质增效。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已走过“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半程”,并已走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后半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促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十余年栉风沐雨,闯过险滩,攻克难关。从“为何改”的时代召唤,到“改什么”的破立实践,从“怎么改”的系统推进,到“总目标”的制度定型,改革的每一步深化,最终都要落脚于制度的成熟与完善,让改革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惠及全体人民。

志不改、道不变,以初心使命坚定守正;察时变、应势变,以开拓精神锐意创新。改革未有穷期,奋进正当其时。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