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方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工作闭环机制的路径探索

张喜     2025-08-21 17:26:53

2025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首次将重点督办建议工作机制正式写入法律,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效能实现重大突破。笔者认为,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地方人大构建科学高效的重点督办建议工作体系,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深刻把握:人大重点督办建议的内涵与特质。
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并非简单的“问题清单”,而是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从代表建议中精选出的“关键少数”,其核心特质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从政治属性看,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
重点督办建议从征集到落实的全流程,始终贯穿“人民至上”理念——选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群众急难愁盼,办理过程邀请代表深度参与,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
(二)从实践价值看,它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这类建议往往直击改革发展中的“堵点”、民生保障中的“痛点”、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办理的目标是实现“办好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惠及一片群众”的治理效能。
(三)从制度效能看,它是强化人大监督的“硬抓手”
与一般建议相比,重点督办建议通过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一府一委两院”领导领办、具体部门主办、相关部门会办等机制,强化了监督刚性,破解了“重答复轻落实”的困局,使人大监督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从“柔性建议”向“刚性约束”升级。
精准发力:构建“提、交、办、督、评”全链条闭环机制。
做好重点督办建议工作,需以系统思维打通各环节堵点,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工作闭环。
(一)在“提”上求质,筑牢源头基础
高质量的建议是督办工作的前提。坚持“无调研不建议”的原则,提升代表建议源头质量,实施“政治引领+能力提升”双驱动策略。强化代表政治理论学习和履职能力培训,推广标准化建议模板,引导聚焦真问题、提出实建议。深化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依托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常态化开展调研、视察、民情恳谈,畅通社情民意“直通车”,确保建议根植实践、反映民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二)在“交”上求准,压实责任链条
科学交办是避免“推诿扯皮”的关键。建立“三级审核”机制,代表小组初审筛查重复建议,常委会工作机构复审校准承办单位,主任会议终审确定重点件。对涉及多部门的“跨界建议”,推行“提级办理”,由政府常务会议统筹协调,明确主办单位与会办单位的责任边界,实行“清单化交办”,列明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和预期效果,确保“一件建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
(三)在“办”上求效,强化过程管控
高效办理是闭环运行的支撑。办理环节突出“三个注重”,注重沟通联动,落实“办前联系问需求、办中协商问计策、办后回访问效果”的“三问”机制,避免“闭门造车”;注重分类施策,对能即时解决的“马上就办”,对需长期推进的“分步实施”,对暂不具备条件的“解释说明”;注重成果转化,将建议中的合理成分转化为政策文件、工程项目。
(四)在“督”上求严,增强监督刚性
刚性约束是制度权威的保障。构建“四维督办”模式,领导领衔督办,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督办,强化统筹,定期调度办理落实情况;专委跟踪督办,相关专门委员会全程介入,增强主动性,开展“嵌入式”监督,促成督办领导、领办领导、主会办单位和提出建议代表的100%见面沟通,精准把握建议提出背景和真实诉求,确保办理方案、办理成效、办理时限符合预期;代表参与督办,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和专业代表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察看,检验办理效果;数字赋能督办,依托智慧平台实现办理进度“可视化”、办理过程“可追溯”,对B类件建议中承诺解决的事项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纳入次年督办重点,做到不完成、不销号。
(五)在“评”上求真,树立鲜明导向
科学评价是闭环质量的标尺。构建“三维评价体系”,代表评价突出“针对性”,代表对主办、会办单位办理工作分开评价并反馈满意度,对“不满意”评价启动重新办理程序,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建议和先进承办单位,激发内生动力,树立办理标杆;群众评价突出“获得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建议落实对群众生活的实际影响;第三方评价突出“专业性”,邀请专家评估建议对政策完善、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
价值彰显:做好重点督办建议的时代意义
做好新时代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工作,其意义远超工作本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生动诠释。
(一)从民主实践看,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样本
重点督办建议从征集到办结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主逻辑——代表带着群众诉求走进会场,建议办理过程邀请群众监督,办理结果接受群众评判,使人民当家作主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
(二)从治理效能看,它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通过重点督办建议,人大将分散的民意汇聚为集中的决策,将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治理的“硬举措”,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落实、群众参与”的治理合力,为破解复杂治理难题提供了制度方案。
(三)从民心凝聚看,它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当代表建议转化为民生道路的打通、院前急救中心的建成、基层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提升时,群众感受到的不仅是问题的解决,更是制度的温度。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实践,能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方人大应以重点督办建议机制法治化为契机,持续完善全链条工作体系,让每一件建议都成为连接民心与政策的桥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最广泛的民意民力。(来源:湘西州人大)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