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叶婉兮:土地里长出来的人和故事——评电视剧《生万物》

  湖南文联   2025-08-21 09:23:52

土地里长出来的人和故事——评电视剧《生万物》

文|叶婉兮

追到《生万物》20集,没觉得是在看一部“正剧”,倒像蹲在鲁南老家的门槛上,看邻居家的日子,土腥味重,人情味儿也重。

最戳我的不是狗血恩怨,是天牛庙村人跟土地的那点牵绊。前几集“二月二踅谷仓”,天没亮家家户户撒锅灰,画满院子的谷仓形状,嘴里念叨“粮食满囤”,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做过类似的事,她那时候也这么念叨,只是我早忘了。剧里没刻意放大这个场景,就那么安安静静拍,反而比喊口号似的“敬畏土地”更让人心里发暖。还有封大脚暴雨天跪在地头护秧苗,吼着“人哄地一时,地饿人一年”,不是演出来的“勇敢”,是庄稼人刻在骨子里的慌——那苗是下半年的口粮,是一家人的命,他跪的不是地,是自己的饭碗。

说到角色,有几个瞬间我记得特别牢。杨幂的宁绣绣,前几集我还嘀咕“富家小姐怎么有点飘”,直到她从匪窝逃回来,站在费家门外听见里面的喜乐,眼泪没掉下来,就那么含着,嘴角一点点垮下去——那不是“演绝望”,是真的慌了,像心里的劲儿突然被抽走。后来她在婆家学锄草,手心磨出血泡,婆婆问她疼不疼,她嘴硬说 “不疼”,但偷偷往手心里哈气的小动作,一下就让人信了:这个大小姐是真的在往下扎根。

秦海璐的费左氏更绝,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坏”。她不让绣绣认亲,嘴上说“费家丢不起这个人”,背过身却偷偷摸绣绣留下的荷包,手指捏着布料转来转去——那点软劲藏得特别深,让人觉得她不是天生狠,是被“主母”这个身份捆得太紧了。还有倪大红的宁学祥,女儿被绑了,他摸着地契的手在抖,眼泪在眼眶里转,却还是说“地不能卖”。我一开始恨他冷血,后来看着他蹲在地里摸庄稼,嘴里念叨“这地养了宁家三代”,突然有点懂了:在他眼里,地不是财产,是根,没了根,人就飘了。

不过改编的地方,我倒有点小疑问。在原剧中,费左氏原本更狠,绣绣在匪窝的遭遇也更惨,剧里都柔化了。比如费左氏没像原著里那样逼死下人,绣绣逃回来也没提太多受辱的细节,确实看着不那么压抑,但总觉得少了点撕开封建礼教的狠劲——就像剥橘子,没剥到最里面那层苦筋,少了点嚼头。好在编剧加了些碎碎的烟火气,比如宁学祥跟狗抢粪,封二见了银元眼睛直转,这些小片段让人物活了,不是硬邦邦的“角色”,是村口能见到的真人。

剧情看到20集,最让我揪心的不是斗土匪,是宁绣绣拉着妇女们下地。村里老少爷们骂 “女人不下地”,她就带着姑娘们种豆子,最后赚了第一袋粮,分给大家时,有人说“这辈子第一次靠自己赚粮食”。那场戏没喊口号,就看她们蹲在地里笑,手脸上都是泥,却比任何 “女性觉醒” 的台词都有劲儿。还有后来土匪来抢人,全村人拿锄头、镰刀围着,绣绣抄起镰刀就砍——不是演 “女英雄”,是护着自己的家、自己种的地,那股狠劲,是土地给的底气。

追到这儿,倒不怎么盼着大起大落的剧情了,反而想知道绣绣能不能把识字班办起来,封大脚能不能种出好庄稼,甚至想看看费左氏会不会有松口认绣绣的一天。这剧好就好在,没把“土地变迁” 当大主题喊,而是藏在煎饼里、秧苗里、人跟人的牵绊里,像天牛庙村的土,看着普通,却能长出万物。后面的剧情,要是能多往“人跟土地怎么互相养着”上靠靠,少点狗血恩怨,应该会更耐看。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