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09:19:19

文|安小楠
近期热播的重大题材历史剧《浴血荣光》,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回溯历史、铭记初心的道路。这部剧由陈力执导,陈力、丁涵、丁旸明编剧,王仁君、王志飞、陈龙、刘智扬、孙维民、张一山、张慧雯、陶慧敏领衔主演,以其宏大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和深刻的思想艺术性,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壮丽画卷。
张弛有度的叙事,再现历史风云变幻
《浴血荣光》以“党的建军路线”为主线,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串联起了一段波谲云诡却又激昂奋进的历史。其叙事大胆地跳出线性铺陈的宏大叙事套路,通过更多的“细节”与更真挚的“情感”来编织星火燎原的画卷,条理清晰且富有节奏感。

开篇南昌起义瞬间将观众拉入那个战火纷飞、风云激荡的年代。随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依次登场,剧情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每一个事件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既展现了历史的宏观走向,又不遗余力地描绘出其中的细微波折。在讲述这些事件时,该剧巧妙地设置了多条叙事线,不仅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袖人物在战略层面的运筹帷幄,也有普通士兵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后方的默默支持。这些叙事线相互交织,如同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部,共同奏响了革命的激昂乐章。
该剧在节奏把控上张弛有度。激烈的战斗场面紧张刺激,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枪林弹雨的危险;而在战斗间隙,剧情则着重刻画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以及革命队伍内部的建设与发展,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心路历程。例如,古田会议通过细腻的对话和深入的讨论,深刻诠释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确立的艰难与重要性,让观众在平和的氛围中感受到思想的力量。这种叙事节奏的把握,避免了单一的紧张刺激或沉闷说教,使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观看热情。

鲜活的人物群像,展现无私的革命精神
《浴血荣光》塑造了近200位历史人物,无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毛泽东的形象在剧中尤为突出。他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革命陷入困境时,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引领革命走向正确的方向;又有和蔼可亲、心系群众的一面,与普通士兵和百姓打成一片,展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例如,在与士兵们一同挑粮上山的情节中,他那朴实的形象和充满力量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脚踏实地、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领袖。朱德则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带领部队一次次突破敌人的封锁;在与战友们的相处中,他又以宽厚的胸怀和长者的风范,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与爱戴。

剧中众多革命先烈的形象也令人动容。卢德铭在战斗中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英勇牺牲,他那坚定的眼神和无畏的精神,诠释了革命烈士的崇高气节;王尔琢为了革命事业,舍弃个人的安逸生活,最终血洒疆场,他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让观众为之泪目。
血与火交织的艺术,彰显崇高的思想价值
从思想层面来看,《浴血荣光》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展现党在革命初创时期面临的重重困难和艰难抉择,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最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让观众深刻理解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等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和重大意义。同时,该剧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紧密联系,深刻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在剧中,人民群众为了支持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革命队伍也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纽带,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在艺术表现上,该剧的画面质感犹如电影一般精良,无论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还是细腻的人物特写,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对历史场景的还原也十分用心,从破旧的军装到简陋的武器装备,从古老的村落街巷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音乐配乐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气氛,激昂的战斗音乐让人热血沸腾,抒情的旋律则在情感表达的关键时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这片浴血重生的土地,终将在代代相传的星火中,抵达革命者以生命眺望的黎明。现在,当无数青年在“躺平”与“内卷”之间挣扎时,不妨想一想那些曾在绝境中选择负重前行的先辈,以及他们身上迸发的足以穿透一切的强大生命力。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