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羽冬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8-20 10:06:41
近日,两份关于全国城区发展的“体检报告”出炉,一份是由壹城智库发布的《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5》,一份是由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两份报告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别发布了全国“百强区”榜单,长沙多个城区上榜,另有湘潭、常德的城区上榜。


城区作为城市功能承载的核心空间单元,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湖南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映射出湖南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但同时也引发思考:对照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标准,湖南究竟处于何种位置,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现代化人民城市,是今年7月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会议提出,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两份榜单的评价体系不约而同地聚焦在经济实力、城市创新发展的内生支撑、协调发展的区域能级以及增长的多元动力等多个方面,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等城市发展的核心导向列为评价内容。
那么,我们不妨透过榜单,对照标准,看看湖南距离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标准还有哪些差距?
——上榜城市数量方面
与东部发达地区省份相比,湖南上榜城市数量差距明显。以广东为例,广东多个城市的城区在榜单中占据大量席位,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的多个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势纷纷上榜。这反映出广东发达的制造业、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为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比之下,湖南除长沙外,其他城市在城区经济发展方面相对滞后,未能在百强区榜单中取得更多突破,这也凸显出湖南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在整体竞争力上与东部省份的差距。

长沙雨花区长沙南站
——经济规模方面
从经济总量看,2020-2024年间,中国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45.2万亿元增长到57.2万亿元,“千亿城区”从111个增加至171个,年均新增15个“千亿城区”,凸显中国城区经济规模整体的提升。
虽然长沙的上榜城区在经济规模上有一定优势,如雨花区聚焦“项目大会战,产业大提升”,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芙蓉区以较小面积贡献了近1/10的经济总量,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位居全省城区之首。但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区相比,湖南城区的经济规模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深圳南山区以9500.97亿元高居榜首,广州天河区以6614.69亿元居第二,另有深圳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紧随其后。

广州天河区
——创新投入与成果转化方面
创新是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虽未直接提及湖南城区的创新投入与产出数据,但从宏观层面看,湖南在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上,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如何将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湖南面临的一大挑战。相比之下,深圳等地通过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创新服务平台等,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在中部地区,安徽合肥通过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吸引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并实现了较好的产业转化。

合肥政务区
找差距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努力,我们再来看看湖南的潜力。在长沙各区的实际发展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经济发展亮点多
长沙的上榜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展现出诸多亮点。开福区充分运用铁路、水运、公路的优势,在国际物流通道上打造亮点,推动中吉乌通道建设,创新“国内铁路班列+跨境公路运输”联运模式,让湖南货物出海成本降低约30%,上半年专用铁路货物到发量同比增长22%,实现铁水公无缝对接。
望城经开区则以产业园规模工业为抓手,“两主一特”产业占比近88%,涵盖智能制造、光电模组、高端装备等领域,产业链集群效应愈发显著。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51%,规工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长沙开福区兴联路大桥
——产业创新成果多
在产业创新方面,长沙城区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低空经济为例,雨花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积极布局,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引导等方式,吸引了一批低空经济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鸿鹏航空D160发动机VTC填补国内高端通用航空动力的空白,空态创新的航测相机远征海外市场,空天动能研发的高效低成本太阳翼随着卫星遨游太空……
在数字经济领域,长沙同样表现出色。天心区积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了全国持牌第五家、中部地区第一家数据交易所。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展数商会员867家,上架数据产品5520个。同时,依托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正在创建的国家医学中心等优势,天心区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疗大健康等优势产业链,精准挖掘优质项目与企业,写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篇章。

长沙奥体中心效果图,该项目位于长沙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
——城市治理成效多
在宜居水平提升方面,长沙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推门见景、开窗见绿、出门见园早已成为芙蓉区的标配,该区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准提质五一商圈、育英街、南阳街等6条历史街巷。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
民以居为安,岳麓区加速保障房建设,大王山南片区、平塘北片、岳华村城中村改造安置保障房项目等民生工程正争分夺秒地加紧建设。保障房为中低收入群体、拆迁群众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些保障性住房小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学校、医院、商场等一应俱全,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为片区群众打造了便捷、舒适的高品质宜居生活圈。
从两份“百强区”榜单的透视中,湖南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路径已然清晰:既有“步子扎实”的成果,也有“亟待追赶”的空间。
但差距亦是动力,潜力更显方向。未来,若湖南能以城区发展为牵引,推动长株潭都市圈与其他市州协同发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那么,创新的活力、宜居的温度、文明的厚度,必将成为三湘大地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