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茅台镇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11:34:30

文/尹奇军

下午从田坝奔向茅台镇。途中去拜访了一个红色景点:苟坝会议旧址。顺着一条乡村公路,穿过一片片田园风光,时而是一片玉米地,时而是相似的高粱地,驾车的遵义朋友自豪地说,这些高粱都是酿制茅台酒的原料,我们行进的这条路跻身“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公路”行列。

到达会议旧址,看到一个硕大的剧场,但未开放。看到一个纪念馆,同样大门紧闭。一个宽大的广场,空无一人。历史在此处暂时沉默

苟坝会议也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刚刚在遵义会议上获得领导权,在这里遭到了挑战,参加会议的大多数领导人都同意攻打敌军重兵把守的打鼓场,毛泽东坚决反对,会上爆发了激烈争议,谁也说服不了谁。晚上,毛泽东提灯拜访周恩来,细说不能攻打打鼓场的理由,终于说服了周恩来。后来的情报证明了毛泽东是对的。他又一次在紧急关头拯救了疲倦的红军(前一次是通道转兵)。

在酷热的阳光下不好回味历史。我们循来路回转,直奔茅台镇。刚下高速,就看到一个巨大的雕塑,取自莫高窟的飞天造型:两位仙女围绕一只酒瓶在飞翔。打开车窗,一股酱香酒味扑来,深吸一口,似乎有点醉意了。

傍晚时分,我们参观了一个酒厂,据厂长介绍,他们用的是茅台酒相同的原料:云贵高原的高粱,采用茅台酒相同的工艺,只是没有茅台酒的品牌。在陈列室里,他们正在进行一个颇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把66首含酒的古诗词放入酒瓶中,谁能集全30首,便可获得五箱酒的奖励,集齐66首,便可获得十箱酒。我在酒架上发现了两首,一首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一首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问厂长可获得多少奖励,厂长笑着说:“至少一瓶,不过今晚要喝完。”

夜晚,回到县城用餐,桌上摆上了一玻璃缸酒,朋友告诉我,这是用四十四年的老酒勾兑出来的,非常难得。盖刚打开,就是一屋子的醇香。未饮先醉呀!可惜我戒酒几年了,看美酒不能饮,实在失落得很。看朋友们酒兴甚浓,我悄悄地离席,叫上司机,返回茅台镇,去看有名的茅台夜景。

这次从另一路进入,从茅台酒厂门口穿过。据说,这个举世无双的酒厂,有几万名员工,年产值超过千亿。在彩虹桥上,我拍到了茅台集团闪闪发光的办公楼。司机指着桥那边说,对岸属于四川省,是四川的泸州古蔺县,出品名酒泸州老窖。此岸茅台,彼岸泸州,赤水河莫非是一条酒河?

司机还介绍,茅台镇有酒厂达千家,产值近2000亿。记得镇口有几个大字:中国酒都,天下茅台。口气很大,却又不得不认可。

茅台的酒香飘扬二千年。汉代这里就开始酿酒,赤水河的水,高原上的高粱,奇妙地发酵出醇厚的酱香,不知醉倒了多少英雄好汉。我不知道茅台镇进入过唐宋诗人的豪吟中没有,是不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们津津乐道的是“酒泉”,“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他们也许不知道的是,在黔中山岭连绵之地,有一条酒河,在中华文明的主航道上,连绵不绝地散发酒香。

茅台酒真正名扬世界,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遵义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茅台酒刚到博览会上,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甚至因为酒瓶土气,主办方还不准它摆上展台。茅台酒商一怒之下,将一瓶酒打碎,一时酒香四溢,将整个会场的人醺醉了。最后茅台酒一举夺得金奖,成为世界上三大蒸馏白酒之一。这个故事,他们说得神采飞扬,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神奇的酒需要传奇的故事,不管故事是真是假。

站在茅台镇的晚风中,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一首诗。这时,一位诗人朋友发来他写在茅台的三首诗,其中一首是写一位有两个酒窝的姑娘:你的酒窝里盛着最浓烈的酒,所有的高粱与泉水为你喝彩,所有的酒仙与酒鬼为你献情,所有的诗歌与梦想为你倾倒……只有诗人在喝醉的时候才会把酒与酒窝联系在一起。

喝酒的人都有茅台情结。不喝过几瓶茅台酒,能叫喝酒吗?但我们喝的茅台酒,又难以判断真假,一杯下肚,总怀疑是假的或半真半假的。遵义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自己很少喝茅台酒,他们喝得最多的是茅台镇的酒。价钱不高,酒却一样醇厚绵长。不上头,不口干,喝多了,睡一觉,第二天一样生龙活虎。

一个酒友告诉我一个秘诀:真正喝醉了,什么酒都一样,真假茅台都一样,都能让你忘记自己,忘记一切。被真正的茅台酒灌醉过的人,却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相信,酒有好坏,醉有高低。真正的醉,都在酒之外。

今晚,茅台镇的夜风和灿烂灯火让我沉醉。

责编:蒋茜

一审:蒋茜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