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8-17 08:11:32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彭靖贻 余莲
10余年的烧烤生涯,他们从未想过“烤串师傅”能入围新职业——直到“烧烤料理师”作为新工种走入公众视野。几乎同时,怀化洪江古城的青石板路上,为游客定格古城光影与人文故事的旅拍摄影师秦奕(化名)也迎来了新身份。
从夜市烟火到文旅山水,新职业的涌现如星火燎原。消费升级催生的个性化需求,让“烧烤料理师”“旅拍定制师”等职业从“边缘”走向“主流”。
职业觉醒,从“烤串的”到“烧烤料理师”
夜幕低垂,长沙市芙蓉区米粉一条街的霓虹渐次亮起。8月13日晚,滋滋作响的油脂声与升腾的烟火气交织成最鲜活的市井交响,忆口香老长沙韭菜园店里,张青正站在烤炉前,翻动着滋滋冒油的生蚝与金黄透亮的牛油,18年的烤串生涯让他对火候的把控早已炉火纯青。
长沙市芙蓉区“忆口香”门前的烧烤摊,张青正在烤烤串。王智芳 摄
“听说能考‘烧烤料理师’证,我第一个报名。”张青擦着额头的汗,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这位从常德汉寿来到长沙的40岁烧烤师傅,烤串18年,经历过开店的起起落落,如今在餐馆里当烤串师傅,每晚要烤近千串食物。过去,他总觉得自己“就是个烤串的”,如今有了职业名分,归属感油然而生。
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烧烤料理师这一新职业,张青就一心开始“研究”。翻遍手机信息,摸清了这一行需要过硬的火候控制、食材处理功夫,而这些他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实操中练得扎实。但看到“创新菜式研发”等新要求时,他既兴奋又犯愁:“咱老法子烤得香,但创新确实得学。就是对于考试标准、湖南有没有配套培训,网上还查不到准信。”
说到这儿,他往烤串上撒了把孜然,香味瞬间炸开,“只要有培训、有考试,我肯定第一个报名。说不定以后,咱也能成‘烧烤料理师’里的行家呢!”
同样期待“转正”的,还有岳阳人龙石。在长沙妞妞大排档做了10年烧烤师傅的他,最初只是把这当谋生手段。“现在国家认可了这个行业,年轻人又爱吃烧烤,前景肯定好。”他盼着能通过培训拿到资格证,从“师傅”变成真正的“料理师”。
新职业的“名分”背后,是行业升级的迫切需求。过去,烧烤行业依赖经验传承,火候控制、食材处理全凭“手感”,创新更是难上加难。张青坦言,自己擅长老法子烤串,但“创新菜式研发”是短板,“得系统学才行”。
这种需求正被快速响应。7月18日,岳阳开放大学与岳阳市烧烤协会签约,全国首个“岳阳烧烤研究院”和“岳阳烧烤产业学院”正式成立。这所聚焦烧烤产业的产教融合平台,不仅要培训从业人员、开展学历提升,还将开设“岳阳烧烤”中职专业,计划三年内培养1000名“烧烤新匠人”。
“我们要制定行业标准和人才等级评定体系。”岳阳市烧烤协会负责人介绍,未来学生可通过正规招考进入院校学习,从食材科学到经营管理,全方位掌握烧烤技艺。从“凭经验”到“靠专业”,烧烤行业正告别“野路子”,迈向标准化发展。
旅行管家+创意导演+摄影师,旅拍师的“进化”之路
8月10日,怀化洪江黔城,青石板路映着夕阳,旅拍师秦奕正举着相机为一对外地情侣捕捉互动瞬间,镜头里既有古城的飞檐翘角,也有两人眼底的笑意。
李粉为客人提供定制旅拍服务。 受访者 供图
“不只是拍照,一条剪辑好的Vlog,一份带着拍摄点位的攻略,甚至是一套贴合目的地气质的服装造型建议,都是在帮游客编织旅行故事。”秦奕这样定义自己的工作。她的背包里装着相机、路线图和古城手册,这个职业更像“旅行管家+创意导演+摄影师”的结合体——既要提前踩点策划路线,避开人流找到古城里最出片的转角;又要懂点心理学,在拍摄时引导客户放松,捕捉自然的情感流露;还得是“活地图”,熟知哪家餐馆的味道最地道。
10年前,秦奕还是个靠“抢单”生存的景点摄影师,“价格压得低,客户挑毛病,像流水线作业”。如今,“旅拍定制师”的职业定位让她的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带亲子家庭拍摄时,她会准备儿童道具,推荐小众遛娃地;为情侣拍写真时,会根据爱情故事设计脚本,让照片充满情感温度。
这种转变,也是整个旅拍行业升级的缩影。35岁的李粉在怀化洪江做了10年旅拍,从创办第一家汉服体验馆到如今运营文化传媒公司,她见证了行业的变迁:“客户要的是‘沉浸式体验’,旅拍师得懂古城历史,能讲清飞檐翘角的故事,还要会应急处理,这才是差异化服务。”
她的客户里,有从中学就来体验汉服旅拍的学生,后来连婚纱照和婚礼策划都交给她。“客人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李粉说,现在怀化洪江的政府部门正在推进旅拍定制师的考证流程,“有了标准和培训,我们更有底气了”。
幕后
三方合力:为新职业搭起成长支架
新职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政策、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力。在湖南,这张“支持网”正越织越密。
政策托底为新职业指明方向。湖南省文旅厅联合多部门推出系列举措:“数字文旅训练营”培养无人机操作、AI应用等技能人才;“星城文旅青骑兵”计划为优秀民宿管家提供千万授信;《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更明确,2025年起实施“2人成团”签证政策,提升支付便利度,为文旅行业注入新动能。长沙则计划到202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文旅人才需求激增,数字文旅工程师等新职业缺口显著。
高校赋能让新职业扎根专业土壤。除了岳阳烧烤产业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校副教授魏昕分析:“旅行者对体验品质的要求提升,倒逼服务升级。旅拍师这类职业的兴起,正是满足了人们对‘情绪价值’和‘深度体验’的需求。”高校通过产教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新职业输送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实践则让新职业落地生根。“我们会努力为游客提供怀化洪江市特色景点定制拍摄服务,比如汉服旅拍写真,三生三世、五生五世国风婚纱照,微电影、定制微短剧、文旅宣传片等。”李粉的团队要求旅拍师“懂光影、知历史、善沟通”,通过定制化服务建立优势;岳阳的烧烤企业则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烧烤店经济”向“产业链经济”转型。企业的探索,让新职业从“概念”变成“饭碗”,从“小众”走向“大众”。
责编:薛琳
一审:王智芳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