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两新|邓立辉:笔墨丹青绘巴东

  湖南文联   2025-08-14 10:54:04

文|邓立辉

画笔是心灵的触角,在巫峡云巅的夏风中,我触到了土家文化的温度。今夏随省文联“文艺两新”团队赴巴东巫峡口写生。晨雾初散,神农溪的碧水在峭壁间蜿蜒如带。我执笔立于巫峡,耳畔是三峡的潮声与友人姚力嘉的浩歌在灵魂深处交响。

作为工笔画家,我以水墨雕琢记忆中的洞庭水泽:蜻蜓点水、野鸭栖荷、鹧鸪藏苇,皆是对故土的眷恋。此刻巴东的险峰大江以雷霆之势撞入眼帘——嶙峋的崖石劈开云海,滔滔江流在夔门转折处奔腾咆哮,这雄浑山水,与我素日绢本上纤柔的荷塘野鸭、草间虫鸣何其殊异!

笔锋在素绢上迟疑游移。几十载教习生涯锤炼的工笔技法,此刻在巴东的磅礴山川前显露出温柔的桎梏。我惯于描绘芦苇荡中戏耍的鹧鸪、水草丛中偎依的鸡雏,如何承载三峡的云涛?林凡先生昔年赠言“绝无时习折真灵”如钟声回荡——艺术须应物象形,更贵得心源。于是我搁下熟练的工笔勾染之法,以工笔小写意手法表现雾中花枝。巫峡云巅,云中山庄的雨雾,洞庭湖的晨雾,热带雨林的藤影,终将在纸墨间融作同一曲天地赞歌。

穿行于巫峡口索道,巴东的草木亦具铮铮铁骨。大面山岩缝中斜出的松树如铁,百子莲在风口傲然绽放。我俯身细察一支颤动的松针,其上停驻的蝉薄翼轻颤——这微小生灵与身后万丈深渊构成的张力,恰是工笔与写意的绝妙交融。素绢上,线条开始挣脱往日的规整:以金石之力勾勒树干,用工笔线条写松针和蝉,借没骨之法皴擦。暮色漫过楚蜀鸿沟,文联同仁的画案沿江排开。油彩的浓烈、书法的飞白、笔墨的拙朴在暮霭中交响。我展卷新绘《江韵生灵》《比翼双飞》两幅作品。此非对景摹写,乃以工笔为骨、山水为魂的涅槃。林凡老师曾赞我画中“有古香生至爱”,而今这缕古香已融进长江不息的奔涌。

此次巴东之行,我们领略了巫峡云巅之壮美和淳朴的土家风情,寇准文化和坚韧的纤夫文化。我们深入生活,以画笔为媒,用心感受巴东的山水之韵与人文之美。我们在交流碰撞中汲取养分,在实践感悟中锤炼技艺,力求创作出有温度,有筋骨,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文艺繁荣贡献力量。艺术源于生活,又必将回馈于滋养它的沃土。归途车过清江大桥,忽见几只白鹭掠过碧波。恍觉巴东的山水,已悄然叠印在记忆里。

作品欣赏

《晨曲》180cmX97cm 纸本 2024年

《眠沙卧雪两依依》68cmⅩ45cm 纸本 2023年

《生机盎然》240cmX120cm 纸本 2022年

《双飞》90cmX68cm 纸本 2023年

《硕果》140cmX68cm 纸本 2024年

《展翅欲飞》33cmX33cm 绢本 2020年

《自在娇莺恰恰啼》27cmⅩ56cm 纸本 2016年

《巫峡口写生之一》68cmX45cm 纸本 2025年

《巴人河写生之一》17cmⅩ27cm 纸本 2025年

《巫峡口写生之二》27cmX17cm 纸本 2025年

《摇曳生姿》50cmX50cm 纸本 2025年

《半江瑟瑟半江红》180cmX97cm 纸本 2012年

《人间四月天》68cmX68cm 纸本 2021年

个人简介

邓立辉,1975年生于湖南省沅江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院聘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湘江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工笔画协会理事,湖南省女画家协会理事,益阳市女画家协会副主席,沅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沅江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常委。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