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8-11 17:21:45

小中见大得真经——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文 | 廖永华
8月2日,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黑马之势登陆暑期档。四只无名小妖组成的“草台取经团”点燃了大银幕。这部上映四天票房破2亿、豆瓣评分8.6分的动画电影,用最朴素的笔触讲述了四个底层小妖怪的“取经故事”,以“小人物假扮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荒诞外壳”,包裹着对当代生存困境的深刻洞察,在方寸之间演绎出了关于生存与成长的宏大命题,有望成为2025年暑期档最具社会共鸣的动画力作。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找到了传统IP的新切口,更在于证明了:真正的“真经”不在西天佛国,而藏在每个普通人的挣扎与觉醒里。

图为电影剧照
小故事大道理:荒诞寓言中的生存哲学
《浪浪山小妖怪》的叙事起点充满市井烟火气:小猪妖因洗锅太认真擦掉大王先祖题字而遭追杀,群妖通宵赶制陷阱只为应付一场形式主义的汇报,这些带着冷幽默的职场寓言,精准戳中了当代人的生存体验。影片采用单元剧结构,每个片段都像一则浓缩的现代寓言——当小猪妖对着屏幕外喊出“唐僧师徒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时,这句看似不自量力的诘问,实则道破了平凡者突破命运的第一重真理:勇气往往始于对“不可能”的质疑。
小雷音寺的戏剧情境将这种哲思推向高潮。当黄眉老佛揭穿他们假扮取经团队的真相,当村民的崇拜瞬间逆转为唾弃,四个小妖怪面临的不仅是身份危机,更是存在主义的拷问。猩猩怪那句“我是齐天大圣”的嘶吼,完成了从“模仿英雄”到“成为自己”的质变。影片用最荒诞的情节讲述最朴素的道理:所谓成长,就是在认清自己“不够格”之后,依然选择迈出脚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恰是平凡人最动人的英雄主义。
影片通过对英雄主义的平民化解构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需要惊天动地的神通,而在于凡躯对抗宿命的抉择。影片结尾充满诗意与留白:小妖们为救孩童散尽修为变回牲畜,村民自建的“无名小庙”里静静伫立着四尊牲畜塑像。庙门楹联“恩从善念起,德自好心来”道出整部电影的精神内核:生命的重量从不取决于名号与法力,而在于每一个向善的选择。

图为电影剧照
小人物大内涵:草根镜像里的时代共鸣
影片塑造的四个小妖怪,构成了一组精准的当代人格切片。小猪妖三年考不上“大王洞”的挫败,像极了在公考路上挣扎的年轻人;口吃的猩猩怪被迫扮演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隐喻着内向者在社会规训下的身份焦虑;爱吐槽的蛤蟆精、话痨的黄鼠狼精,每个角色都带着原生缺陷,却因此拥有了超越动画形象的真实重量。
这些“无名之辈”的成长轨迹,暗合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进阶。从最初假扮取经团队的功利目的,到为村民降伏老鼠精时的利他行为,他们在“被需要”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利己到利他的蜕变。黄鼠狼精的转变尤其耐人寻味,这个从聒噪到沉默的角色,用磨得发亮的铲子告诉观众:成长未必是变得外向,有时是学会用行动代替语言。当他在关键时刻说出“我觉得这样不对”时,这句微弱的抗议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这是小人物在认清世界复杂性后,依然坚守的道德底线。
电影对现实社会的隐喻犀利如刀:小猪妖是三年考不上“大王洞编制”的求职者,蛤蟆精被夺腰牌后仍紧握“大厂身份”执念,黄鼠狼精用话痨掩饰被磨平的棱角,猩猩怪则是深山里孤独的社恐患者。这些角色能引发跨年龄层共鸣的秘密,在于他们身上鲜明的当代性烙印。当银幕上小猪妖对母亲强撑“大王很器重我”,银幕下无数观众在黑暗中擦拭眼泪,“社会边角料,家庭顶梁柱”的台词在社交平台刷屏,戳中的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图为电影剧照
小题材大叙事:普通人奋斗的英雄史诗
选择《西游记》中最边缘的浪浪山作为舞台,本身就是一种叙事革命。影片没有复刻师徒四人的取经路,而是将传统神话转化为社会寓言:浪浪山的“大王洞”像个等级森严的职场,小雷音寺的伪装游戏直指权力的本质,而最终村民为小妖怪立祠堂的结局,则完成了对“英雄叙事”的重构,真正的传奇未必需要盖世武功,平凡人的坚守同样值得被铭记。
影片角色设计上“不完美美学”尤为珍贵。小猪妖的歪獠牙、乌鸦精翅膀的毛糙感被刻意保留,与工业流水线产出的光鲜角色形成反差,凸显出有温度的真实感。影片用洗练的线条和质朴的色彩构建世界:破旧的洞府、粗制的武器、跛脚的“白龙马”,这些带着“简陋感”的设计,实则是对底层生活的写实主义再现。
当小猪妖从妖怪变回野猪,与真正的唐僧师徒擦肩而过却选择默默离开时,镜头的拉远不仅让个体显得渺小,更暗示了历史叙事的残酷。但普通人的奋斗,同样是时代发展的英雄史诗里不可或缺的组成画面和历史回响。影片的浪漫主义正在于此:它让那些被遗忘的身影,在银幕上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小切口大市场:共情力撬动的产业突围
影片以精准定位撬动全民观影热潮。上映首日票房5100万,次日飙至5900万,8月5日突破2亿大关。有力地证明了《浪浪山小妖怪》找到了国产动画的蓝海。在《哪吒》《聊斋之兰若寺》等视效大片主导的市场中,这部影片的成功路径堪称另类:它不依赖IP流量,而是靠“打工人共鸣”破圈;不追求全龄段覆盖,却自然实现了亲子观众的通吃,让孩子们看到冒险成长,成年人读懂职场寓言,这种“各取所需”的叙事智慧,比任何营销话术都更有效。

图为电影剧照
数据显示,20-34岁年轻观众占比超六成,三代同场观影率高达30%。小朋友为黄鼠狼精的脱口秀笑弯了腰,父辈在蛤蟆精拾腰牌的情节里看到自己的职场执念。影片的精准定位源于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当国产动画沉迷于“神话宇宙”的搭建时,影片却将题材下沉到普通人的情感褶皱。小猪妖向母亲报喜不报忧的细节,猩猩怪突破口吃的爆发,这些带着生活肌理的情节,让观众在动画角色中看到了自己。通过真诚的叙事、深刻的共鸣、独特的视角发挥出强大的市场感召力。这种“小切口、深挖掘”的创作思路,或许比动辄上亿的特效制作,更能为国产动画指明突围方向。
《浪浪山小妖怪》的“大”恰在于它的“小”,四只小妖用血肉之躯丈量的取经路,才是每个凡人对抗命运的真实历程。从浪浪山到小雷音寺,小妖们虽然没有取得真经,但村民供奉的“无名庙”已然证明:伟大无需加冕,微光自有回响。真正的真经不在西天,而在他们决定走出浪浪山的第一步。所谓“真经”,不过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气。
这部电影的价值,不仅在于让“无名之辈”被看见,更在于它示范了一种创作理念,以“老IP+新表达”模式,为《西游记》注入平民叙事血液,开辟出传统神话现代转译的新路径。最宏大的叙事,往往藏在最细微的人间烟火里,当国产动画不再执着于重塑英雄,而是学会讲述每个普通人的故事时,或许那就是艺术创作的“真经”。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