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0 23:35:16
近日,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仲夏芙蓉医路行,医路向前"社会实践队走进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乡牛背岭村,通过开展别开生面的"气候变化课",将抽象的气候生态系统演化为可视可感的具象化实物模型。
"快看!房子被冲走了!"课堂上的惊呼源自一场特殊的模拟实验。志愿者以去年绥宁县的洪水为切入点,用沙盘搭建起河流微环境——细沙堆成"河岸",石子摆作"房屋"。当用流水模拟"雨季"时,溪流尚且平和;可"暴雨"袭来,沙岸瞬间崩塌,"房屋"被冲。志愿者解析当地山洪成因:夏季降水集中,叠加气候变暖加剧雨势、植被破坏削弱固土能力,短时强降水便极易引发灾害。志愿者边演示边讲解,极端天气的应对策略也随之清晰起来。
这场山洪模拟,实则是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的一个缩影。课程从自然现象逐步深入到人类影响,志愿者陈莹列举了"砍柴烧饭""摩托车尾气""塑料垃圾焚烧"等乡村常见场景。"这些行为会怎样改变环境?又会如何反作用于生活?""砍柴会让森林变少!""森林少了,山洪更凶!"孩子们踊跃上台,在趣味连线游戏中,一步步理清"人类活动—环境变化—灾害影响"的因果链。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面对志愿者的提问,"保护环境!"的回答整齐响亮。孩子们争相抢答:"植树造林代替砍柴烧饭""绿色出行代替摩托车""垃圾分类代替垃圾焚烧"......从认知"破坏"到践行"保护",从了解"危害"到主动"行动",每当孩子们完成一项"环保挑战",队员们就送上精美小奖品,鼓励他们在生活中争当绿色守护者。课堂上掌声与欢笑此起彼伏。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是应对这些挑战、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长远之计。"实践队指导老师周玲表示。(廖嘉扬 孔晴 邢林飞)
责编:金原
一审:张芷瑜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