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8 10:44:05
望星村在屋场开展宣讲会
近年来,湘阴县金龙镇望星村锚定文明创建目标,步履铿锵、锐意创新,一举摘得“全国文明村”荣誉,为乡村文明建设树起标杆。
依托村集体资产租赁、经济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望星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的落户,更为这片土地注入蓬勃生机。在望星村的发展版图上,一条特色鲜明的文明创建之路正熠熠生辉。
夯实组织架构筑牢文明创建“主心骨”
望星村构建“书记挂帅、两委联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创建工作体系,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划定党员责任区,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制度。创建过程中,该村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村民议事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意见,精准锚定创建目标,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文明创建的强大动能,为文明建设夯基垒台。
聚焦思想铸魂点燃文明精神“火炬塔”
望星村创新采用“集中授课强理论、现场教学促实践、线上研讨拓思路”的三维教育模式,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形成“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学习热潮,线上线下学习蔚然成风,村民思想境界与文明素养显著提升,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精塑乡村风貌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望星村为每户村民配备分类垃圾桶,组建专业保洁队伍,配置转运车辆,严格落实农户门前“四包”责任制,构建起“村干部包片督导、保洁员定点维护、党员联户监督”的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建房审批与日常巡查,推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规范乡村建设秩序;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依托村部垃圾分拣点与镇级处理中心,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大力开展植绿护绿行动,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全村集中流转土地1800亩轮种“高粱+油菜花”,让村庄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厚植文明沃土激活实践创新“动力源”
望星村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清洁庭院等评创活动,挖掘身边典型,发挥榜样示范效应,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通过道德讲堂、屋场恳谈会、文化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教育,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我们的节日”“村庄清洁行动”“助老扶弱志愿服务”等活动,联动上级部门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创新治理模式织密和谐善治“保障网”
该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村级矛盾调解中心,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组成调解队伍,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加强对婚丧嫁娶等事宜的规范引导,狠刹铺张浪费、违规燃放等不良风气;健全民主决策议事制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对村集体“三资”进行全流程监督,全面落实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回望来时路,望星村以党建引领为笔、以民心所向为墨,在文明创建的答卷上书写下“组织强、思想新、环境美、乡风淳、治理优”的精彩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创建样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望星村将以“全国文明村”荣誉为新的动力,持续深耕文明创建沃土,不断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奋力打造更加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让文明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绽放,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华章。
(刘朝阳 王澳)
责编:王相辉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