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7 15:29:40
新湖南客户端8月7日讯(通讯员 郭欣婷 李沛霖 刘楚楚 周代芳 蒋明宇)近日,湖南科技大学“阳光助农·筑梦乡村”暑期实践团深入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兰蓉乡水源村,开展为期11天的考察调研与助农活动。实践团俯身田间地头,倾听村民心声,以扎实调研把脉乡村发展瓶颈,以专业智慧注入振兴动能,在产业帮扶、文化传承、爱心服务等多维领域留下青春足迹。
深度调研破解发展难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实践团聚焦水源村特色资源,展开精准调研与帮扶。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徒步穿越泥泞山路,来到海拔较高的白芍种植基地,实地考察白芍的生长条件、收成及销售现状。针对种植基地负责人马凤珍开网店拓展销路的实际需求,团队与其建立长期联系,提供线上指导支持与帮助。
图为白芍种植户为指导老师介绍种植情况
秋月梨产业展现出规模化潜力,种植总面积超300亩,年产量接近十万斤,累计为返乡群众提供500余个岗位,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但其品牌建设滞后、无稳定销售渠道,制约了产业规模效益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在调研后与指导老师、水源村书记展开了深入研讨,并结合团队生物学科优势与市场分析,团队给出了多项针对性建议,为秋月梨后续发展提供切实且科学的规划。
图为秋月梨基地负责人为团队成员介绍基地概况
爱心课堂润泽乡村童心
为丰富水源村儿童假期生活,团队开设特色爱心课堂。扭扭棒手工课上,孩子们创作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作品;分阶折纸教学从基础小船进阶至千纸鹤,尽显童真创意;体育课跳长绳有效锤炼了孩子们的协作能力。互动式教学不仅丰富了乡村孩童的暑期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孩子们的沟通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寓教于乐,提升综合素养。
图为团队成员辅导小朋友折纸
非遗传承焕发时代生机
团队探访苗狮苗拳文化,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度对话,揭开这项起源于明清、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化石”的独特技艺面纱。据考证,苗狮苗拳起源于明清时期,由苗族先民为抵御外侵、强身健体而创,将狩猎动作与祭祀礼仪融入招式,形成“狮形显威、拳势藏锋”的独特风格。历经六代传承,其技艺体系不断完善,曾多次亮相省级非遗展演,获评“湖南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尤为可贵的是,苗狮苗拳已打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陈规并广纳门徒。孩童们在《苗狮拳谱》手稿前的刚劲演练,印证着古老技艺的传承活力。“要让苗狮苗拳走出大山!”年轻习艺者的誓言,彰显了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图为苗狮传承人带领团队成员练习基本功
此次湖南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团的水源村之行,以产业调研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以文化传承唤醒民族根脉记忆,更以爱心服务温暖乡村童心。实践团用实际行动践行“芙蓉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而这段在田野间、课堂上、非遗传承里留下的印记,也将成为连接高校与乡村的纽带,持续见证并参与着水源村的美好蜕变。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