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8-07 09:38:42
左宗棠收复新疆不止抬棺出征这么简单
文|陈征宇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金鹰纪实卫视耗时三年打磨的纪录片精品,于8月4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金鹰纪实卫视同步播出后好评如潮。
第一是全景式回顾。
凡读过中国近代史的国人,大都知晓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件事,也都听说过他抬棺出征的壮举。但大家其实并不太清楚,左宗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纪录片通过六集的体量,详细讲述了左宗棠如何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一个接一个地攻克难关,一步步取得最终胜利的全过程;从不同的侧面,向观众详细解读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用兵策略,以及他对新疆、台湾建省和中国海防的贡献。
通过纪录片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左宗棠所处的年代,早在西汉便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新疆,正面临着“阿古柏割据天山南北,俄人强占伊犁,英人虎视南疆”的危局,“全疆陷落只在旦夕之间”。而此时,清廷的关注焦点还是海防、塞防之争。虚空的大清国库,只能在东南海疆之患和西北塞防局势中二选其一。作为当时朝廷唯一对海防、塞防都熟悉的督抚大员,左宗棠认为海防、塞防二者并重,但有轻重缓急之分,力主“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明确支持朝廷以武力收复新疆。并表示自己虽年逾六旬,“衰疾日增,恐无生出玉门之望”,仍愿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誓与侵略者“周旋到底”。
接下来,纪录片让观众看到,收复新疆的整个过程,并非只有抬棺出征这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而是在下一盘思维缜密、不得有任何差池的大棋。这就好比我们要了解抗美援朝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过程,不能仅仅只通过电影《金刚川》《长津湖》或者《长津湖之水门桥》这样的个案来管中窥豹,而是需要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样的全景展示,才能搞清楚当时的国际局势、中国为什么要出兵以及出兵的意义。
第二是章节化叙事。
在碎片化阅读和观看方式盛行的当下,人们已经习惯了几分钟的片段式输出。《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样一部总长度为300分钟、每一集平均50分钟的鸿篇巨制,却能让人看起来轻松而有趣,不产生审美疲劳,主要得益于它采取了章节化叙事的表现形式。每一集的章节,将整集故事分解成8-9个几分钟的片段,不但消解了长篇大论的枯燥和冗长,还可以拆条来进行宣发预热和有针对性地观看。而且,这些从历史长河中摘取的章节标识,既提纲挈领提炼了每一个段落的重点,也起到了让人迅速了解每一个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
六集纪录片主题分别为《危机重重》《大战前夕》《铁马冰河》《黄沙百战》《金瓯无缺》《天风海雨》。内容各有侧重,故事结构起承转合、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如第一集《危机重重》的第一节,名为“清王朝的新纪年”,并引用《清史稿》中“继承祖宗之治,绪有光焕”这句话来点题,让观众看明白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的事。第三节则以“新疆发生了什么”来发问,讲述了新疆在清王朝时代,被外国列强逐渐侵蚀乃至妄图吞并的现状。之后,又讲到“危机四伏的海疆”,以及“海塞之争,左宗棠的主张”,最后言明“清廷最终的决策”。就这样通过章节的拆分,一段接一段,交代清楚了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此后的每一集,也都借助章节化叙事,条分缕析拆解了左宗棠在西征过程中的每一步考量和策略。这些章节,就像微短剧中的一个个钩子,钩着观众一段段不停地看下来。
三是影视剧既视感。
从《中国》开始,纪录片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演绎的时代。通过演绎,增强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与《中国》的片段式叙事不同,《左宗棠收复新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部故事性特别强的电视连续剧。第一集开篇故事就很抓人,全片画面也非常有质感,有一种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既视感,不失为精品力作。
第一集的第一幕,只见夜色下的紫禁城内,一乘轿子在众人的簇拥下,匆匆行走在宫墙内。镜头转到养心殿的西暖阁,慈安、慈禧两位太后,正焦急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几经辗转,轿子停在了养心殿外,一位妇人抱着一个孩子下轿,进屋觐见两位太后。字幕和画外音告诉观众:公元1875年1月12日,即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子夜时分,紫禁城内一片寂静,丝毫没有即将到来的新年气氛。就在几个小时前,大清王朝第十位皇帝同治突然崩逝,年仅19岁……因为同治帝无嗣而崩,究竟立谁为新君,成了朝廷头等大事。同治帝驾崩约两个小时后,养心殿西暖阁里便展开紧急磋商,最终决定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承继于咸丰帝为子”,以此名义入承大统。当天夜里,年仅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被从醇亲王府迎入大内,嗣承皇位……当新年来临,清王朝随即改元,启用新的年号——光绪。
你就说这个开头,是不是有种清宫剧的气息扑面而来,引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追剧”追下去吧。
“追完整部剧”之后,相信你一定能直观地体会到,时年63岁的左宗棠,在多年征战中落下一身疾病,还遭遇了五年内妻子、长子、两个女儿及胞兄先后离世的重创。在周围人看来,为朝廷鞠躬尽瘁多年的他早已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坐享恩荣、颐养天年。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义无反顾,怀着“朔雪炎风,何容措意”的豪情,以花甲之年出任西征大军统帅。既要在国库空虚、财政拮据的前提下筹措巨额军费,又要在军粮无着、路途遥远的条件下筹办粮秣、军需,保障运输;既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同西方列强作战,又要在政敌攻讦、谤声四起的逆境中承担政治风险。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荡涤尘氛、复我山河”,让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新疆,摆脱了列强的觊觎,光复了失地、保住了祖业,守护住了整个国家的安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而湖南广电能有幸再现这段历史伟绩,用三年的时间排除万难,创制出这部厚重之作、匠心之作、礼敬之作,也值得手动点赞。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