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8-07 09:38:13
文|吴丹
7月30日晚上7点,“百团百角唱潇湘”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剧院隆重开演。15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接连亮相,惊喜连连,一眼望去台下座无虚席,由湖南省民族歌舞团推出的民族群舞《同心鼓》,在此次活动中幸运入选“十佳节目”,“95后”主演李叶慧凭借专业扎实的舞蹈功底、流畅自如的演绎被评为“优秀演员”。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鼓舞离自己的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而倍感陌生。其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已在湘西广袤的群山之间流传千年,它记载着苗族儿女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无数苗人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眸里,真诚流露出他们对生活的炽烈热爱、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鼓又是部落的精神象征符号,代表的是传统的祭祀文化、农耕文化,他们深信祖先的灵魂死后仍栖息于苗鼓之中,击鼓便可唤醒沉睡的祖先灵魂,庇佑子孙平安顺遂,因此对鼓永远怀抱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岁月的长河无声流淌,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改良精进,如今的苗族鼓舞已兼具娱神、自娱、娱人的多重功能,慢慢被更多不同民族的人看见与了解。
《同心鼓》的创编取材于苗族鼓舞中的“长城鼓”“撼山鼓”等,脱胎于时下全国巡演火爆的《二十四时舞》。这段5分钟时长的鼓舞,体量不大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每一小节都有不同的看点,李叶慧带领其他17位团员们一起,以其独特新颖的艺术表演形式,将舞蹈、音乐、苗鼓的多种元素紧密结合,打破了传统鼓舞的单一性,倾情演绎了一曲民族奋斗赞歌。节目在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创新,大胆采用男女混搭的形式,由九男九女组成。演员们通过精妙的肢体语言,韵味悠长的原生态苗歌,铿锵有力的双面苗鼓,巧妙地将舞蹈的张力与苗鼓的气势完美融合。节奏时而舒缓悠扬,时而热烈奔放,张弛有度,给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均带来强烈的冲击,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呈现出极具震撼力的舞台效果。
李叶慧与鼓处于最重要的中心位置,左右两侧各有四面鼓,每面鼓都由一男一女合作完成。演员们从演出服装到每一个设计的动作、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一招一式值得细细玩味,处处展现着鲜明的苗族特色元素。节目开场时,几位男演员甘于藏身鼓的背面,静静烘托配合着女演员尽情地表演。到了中间部分,借助精心的光影效果,灯光单独照射着李叶慧的身影,紧接着所有女演员纷纷从台下走到鼓上,她们毫不怯场,从容地在鼓上纵情高歌、翩翩起舞。这一举动喻示着女性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她们不再依附男人生存,还有了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从奴隶翻身当上主人,这是当今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男人对女人的托举与疼惜,他们摒弃了过去大男子主义的陈旧思想观念,成全了一种更为成熟深沉的爱,从舞蹈的本体意义上升到深刻的象征意义。
台上的表演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我的思绪却不由飘向了更远的地方。换言之,台下琐碎的日常生活何尝不像台上复杂的舞蹈动作一样,需要许多人日复一日默契地协作,才能一点点弥补各自短板互相成就呢?舞蹈演员的动作不容出一丝差错,不然就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演出效果。
总体来说,《同心鼓》理性与感性兼备,生命哲学与美学交织,称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节目的形式与内容相互辉映,集艺术性、文化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引领观众深入领略民族精神与生命的真谛,深刻诠释了苗人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以及理想的执着追求。它洋溢着充满生命力量的审美品格,有力地推动了非遗的广泛传播,意义非比寻常。这个节目也引发了观众对节目背后苗族文化更多的解读与思考。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