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8-06 19:51:11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焦昌勇 刘美莹 李思曼
《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湖南残疾人友好型省份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长沙的地铁站、公园、法院、小区等地,探访无障碍环境在设施、服务和信息交流上,是如何为残疾人、老年人带来切实便利的。
长沙地铁5号线万家丽广场站明盲导视图。(通讯员供图)
出行:无障碍元素在地铁里随处可见
8月5日上午,在长沙地铁5号线万家丽站2号口站外无障碍电梯处,无障碍智能服务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服务桩配置盲文按键,能实时提供附近的交通、餐饮、无障碍停车位等引导信息。
记者乘坐无障碍电梯至站内,沿着盲道一路进站,通过入站闸机后看到了站内设置的明盲导视图,视障人士可以通过明盲文对照导视图了解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等所处位置。
如果需要手语翻译服务,万家丽站1号口设置了手语翻译系统,可以呼叫手语在线帮助,不同的手语老师还标注了擅长的方言,如普通话、客家话等。
长沙地铁5号线,无障碍绿色通道。(杨昱 摄)
《规定》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站台应当设置盲道、轮椅坡道和缘石坡道,并与人行道有效衔接。新投入运营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应当确保一定比例符合无障碍标准。
记者探访发现,在长沙地铁,绿色通道、宽闸机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爱心渡板、车厢轮椅专区、爱心专座,无障碍设施不断提升着残疾人出行便利。站点盲道全面覆盖,楼梯不锈钢扶手与绿色通道的盲文提示牌,让视障乘客在地铁站内行走更安心;车站出入口/垂直电梯处平缓的坡道搭配防滑地砖、双层扶手,让轮椅推行轻松自如;电梯内盲文与语音提示双重引导,让视障乘客无需他人协助亦可独立完成操作。
湘府文化公园内,无障碍导览图能方便残疾人找到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停车场。(杨昱 摄)
景区:无障碍环境导览图让游玩更便捷
8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湘府文化公园,园内每个主要路口均设置了无障碍环境导览图,清晰标注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厕所、无障碍通道等信息。
景区卫生间除了男女厕,还单独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公园坡道处均设置了扶手,停车点还有轮椅充电桩满足轮椅出行者的需求。
《规定》要求,旅游景区应当根据地形地貌和景点情况设置无障碍标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或者无障碍厕位、无障碍电梯等设施。鼓励配备具备无障碍功能的观光车、摆渡车、游船等交通工具,提供无障碍上下客平台。旅馆、酒店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配置一定比例的无障碍客房。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内,为残疾人提供了无障碍绿色通道。(杨昱 摄)
信息交流:无障碍交流助残疾人办事更顺心
随后,记者来到天心区人民法院,进出口设置了盲道、缓坡。法院一楼设置了明盲导视图,方便视障人士了解办事窗口位置。立案大厅设置了无障碍服务台,需手语翻译可按铃求助工作人员。听障人士则可根据显示屏中的语音识别功能,与工作人员进行无障碍交流。
服务台一侧,为残疾人提供折叠式导盲杆、助听器、电子放大镜、盲文诉讼指南等。准备齐相关材料后,有工作人员指引到低位无障碍服务窗口。
无障碍卫生间设置了自动门、马桶、低位洗手台,配置了扶手,方便残疾人如厕。
《规定》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导盲、声控、肢体控制、图文识别、语音识别等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助视、助听、助行等辅助设备服务。在行政服务机构、社区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低位服务台或者无障碍服务窗口,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手写板、语音提示等设备,并提供现场引导、人工协助或者办理等传统服务。
长沙市天心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无障碍化服务。(杨昱 摄)
小区:无障碍环境让老人生活更方便舒适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仅针对残疾人,也适用于老年人。
6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社区内的坡道台阶都加装了扶手,地面铺设了颗粒塑道,防止雨雪天气路面湿滑。社区还引进了适老健身房,器材为老年人、残疾人群体量身定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会为不方便出行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中,对于不方便加装电梯的楼栋,我们在每一层增设了折叠椅,方便老人休息。”金科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蒋雯介绍,社区老年人较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很高,社区重点对单元门、坡道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新增坡面和扶手。在公共卫生间,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以及报警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也进行了标准化无障碍建设,通过建设无障碍通道、进门语音提醒、无障碍电动爬楼机、无障碍低位办事柜台、无障碍交流显示屏等,让残疾人和老年人到社区办事更便捷。
在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坡梯增加扶手,让老人爬坡更安全。(杨昱 摄)
家庭: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免费无障碍设施改造
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无障碍设施改造,是长沙市残联的一项惠民行动。长沙天心区裕南街道长坡社区,58岁的万新庆因肢体残疾,与老母亲吴玉英相依为命。在区残联的帮助下,为他家申请了无障碍设施免费改造。
“卧室、卫生间、楼道都安装了扶手,让我能随时借力、稳住身形。”拄着拐杖,万新庆告诉记者,无障碍设施改造让他的家焕然一新。厨房、卫生间都配置了门,对墙面进行了粉刷,灶台根据其身高调低了高度。
“这项工作不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体现了对残疾群体的关注与尊重,推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向基层延伸。”长沙市天心区残联维权部部长张琼表示,近5年来,天心区共计为200余户家庭改造,为困难残疾家庭提供了安装扶手、改造坡道、平整地面等措施,改造后的环境更贴合残疾家庭的实际需求,降低了意外风险。
长沙无障碍环境体验学员在街头体验无障碍设施。(通讯员供图)
链接:无障碍环境是否适用?体验员将作出评估
盲道是否连续畅通?坡道坡度是否合规?低位服务台高度是否适宜……4月28日,湖南公开招募600名无障碍环境体验员,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体验试用、意见征询、社会监督等服务。7月29日,长沙市无障碍环境体验员培训班结业,首批54人的专业无障碍环境体验员队伍结束系统培训并完成考核,即将上岗。
长沙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赋予残联组织的重要职责,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无障碍体验员队伍,务实推进无障碍体验活动,正是履行这一职责的关键举措。此次接受培训的无障碍环境体验员团队,由残疾人维权工作者、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工作者、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人员,以及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属代表共同构成,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锻炼,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高、能实战的无障碍体验员队伍,为长沙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无障碍环境体验员将深入医院、商场、市政道路等公共场所,通过实地体验,精准识别无障碍通行设施、服务设施、信息交流设施及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详实报告,并推动整改落实,营造更加优质的无障碍环境。
责编:杨昱
一审:杨昱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