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学子“三下乡”:邂逅非遗,匠心雕刻美味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6 15:23:02

“以前觉得非遗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亲身接触过才懂,它其实藏在每一颗匠心里。”看着手中的雕刻作品,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仲夏芙蓉医路行,医路向前”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感慨道。近日,该实践队在邵阳市绥宁县东山村沉浸式体验了“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宁雕花蜜饯。

队员们首先对村内唯一一户制作雕花蜜饯的匠人进行了采访,了解制作工艺。据介绍,绥宁雕花蜜饯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一种将美食和雕刻工艺结合的传统民间茶品,整个制作需要经过选材、刮皮、切片、过水、雕刻、浸泡清洗、煮沸保青、漂洗、腌酿、晾晒等多道工序。一阿姨正在雕花,只见她手执翠绿冬瓜,灵巧翻转柳叶刀,刀锋起落间,薄屑纷飞,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图案渐显于瓜身。

经过阿姨的短暂教学后,队员们跃跃欲试,拿起小刀尝试雕刻。有的队员刚下刀就把冬瓜片划得歪歪扭扭,有的则因力度没掌握好,直接将薄薄的冬瓜片戳破了。“别急,手腕要稳,顺着纹路走。”阿姨见大家手忙脚乱的样子,耐心地在一旁指导。她握住志愿者的手,带着她一点点勾勒出简单的花瓣轮廓,“你看,这样轻轻转着刀,花纹就流畅了。”在阿姨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渐渐找到了感觉,雕刻出的图案也有了几分模样。

队员们纷纷表示,后续将向身边的人宣传这项非遗技艺,同时助力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陈莹 孔晴 欧阳宇航)

责编:张芷瑜

一审:张芷瑜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