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写在《731》定档之际

胡雅南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8-05 09:46:12

7月31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731”这个数字对中华民族来说却有着沉痛的历史印记。

7月31日,香港影艺戏院的《黑太阳731》放映厅座无虚席。这部于1988年上映、被定为香港首部三级片的电影,真实再现了二战期间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在哈尔滨实施惨无人道的活体解剖、冻伤实验、细菌实验等暴行的震撼场景。有观众坦言:“残忍画面引起的生理不适恰是铭记的开始。”

近期,内地同题材新片《731》已顺利定档“918”。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影片选择此日公映,亦是对94年前民族伤疤的庄严叩问。

90e1b75dgy1i40p7to4qcj210k11tq9t.jpg

历史记忆的争夺战从未停歇。《731》导演赵林山去日本千叶县“731”部队创始人石井四郎墓采访时,其后人的一句“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让赵林山感觉自己“又被侵略了一次”,也坚定了他完成《731》这部作品的决心。

这种记忆消解的企图,在现实中不断上演。据日本《赤旗报》报道,2025年3月21日,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的质询环节上,日本共产党籍参议员山添拓展示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史料文件,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认事实,首相石破茂却以“无法确认文件的真实性”回避搪塞;7月26日,日本民间团体要求删除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内容的闹剧,再次暴露历史修正主义的不散阴魂。

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文明以各自的方式守护着历史真相——

1995年盛夏,27岁的张纯如来到南京走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两年后,她撰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问世,这部系统揭露日军在南京进行屠杀暴行的英文著作,以魏特琳日记、日军承认在南京屠杀30万人的电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等1140页史料为基石,一上市便引起轰动,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三个月。

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jpg

中国导演郭柯创作纪录片《二十二》,将镜头对准了2014年中国内地22位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2017年,该片上映6天票房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内地首部票房破亿的纪录片。此时,片中22位老人中仅有8位等到了电影字幕升起。2023年11月9日,随着李美金老人在海南澄迈逝世,《二十二》中所有22位主人公已全部离世,而她们始终没有等到一句道歉。

22.jpg

纪录片《二十二》剧照

无独有偶,同样的坚守在同样受到战争摧残的韩国绽放。2017年,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韩国电影《我能说(I can speak)》上映,电影中,罗玉粉老人磕磕绊绊地跟年轻人学习英语,闹出不少笑话。然而她一切努力的背后是为了在听证会上向全世界呐喊出历史的真相。当日方代表质疑罗玉粉“慰安妇”身份的真实性时,罗玉粉展示了自己腹部上日军刺刀留下的累累伤疤,坚定道“我就是证据”。这一刻,喜剧外壳包裹下的沉重历史记忆显露无遗。

我能说 剧照_副本.jpg

韩国电影《我能说》剧照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曾言,当前日中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改善两国人民的感情。但改善关系绝非以遗忘历史为代价,正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赛尔所说:“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友好归友好.jpg

站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友好的大厦必须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地基之上。正如《黑太阳731》的开场标语:“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当胶片停止转动,当影院灯光亮起,每个带着泪痕离席的观众都会明白:能推动文明不断发展的,从来不是狡辩、隐瞒与回避,而是勇于凝视真相的眼睛。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