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8-04 10:26:28
文|程潇
百团百角,唱咏潇湘,湘昆新韵,戏脉绵长。湖南省昆剧团原创新编昆剧《绣美沙洲》,凭借青年编剧魏睿的创编,王福文等昆曲演员们的倾情演绎,在五分钟的时长内讲述了村官返乡助力瑶绣创新的小故事,响应时代,戏绘潇湘,在激烈角逐后成功晋级决赛15强。
六百年昆曲,一脉流传,六十载湘昆,守正创新。白先勇在《我的昆曲之旅》一文中写道:“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而这一美学传统在当下的审美节奏与现代潮流中亦面临冲击,亟待改良。如何在古典与现代的结合间涵养非遗底蕴,焕发创造精神?是当代戏曲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五分钟的时长内,需要尽可能在展现湖南昆曲的传统艺术特色同时,彰显湖湘文化与时代气象,既不局限,又显和谐,且喜闻乐见,正如烹小鲜,雕核桃,小戏大做后,更见真章。
传承昆曲艺脉,荟萃瑶乡绣美。《绣美沙洲》的主创团队未因现代戏新编而削减昆曲本体的艺术程式。开篇是一段葫芦丝吹奏的悠扬序曲,空灵婉转,令人浮想葫芦丝经典名曲《瑶族舞曲》。舞台上的背屏是郴州市汝城沙洲瑶族村村口,旭日东升,杜鹃花绽如朝霞,秀美而古朴。一群绣娘身着瑶族传统民族服饰,头戴三种各色帕饰,身披绣纹,正穿针引线做着绣工,大娘搀扶起少女,其乐融融,好一幅和美瑶乡画卷,尽显少数民族风采。青年演员王福文扮演的小生主角村支书从舞台左侧上,在展示着瑶绣纹路的背屏间唱曲:
【园林好】
绣彩云,斑斓锦绢,
映霞辉,淡描远山。
这纨扇,银丝冰线,
蓝靛帕,醉花颜,
夺造化,匠心传。
【园林好】曲牌是仙吕宫入双调,三句七言两句六言正格句式,多叶平韵,节奏较轻快,编剧选择此曲牌,雅俗交织,中和了昆曲“慢”美学与新戏快叙事的需要。“园林好”正体现着村支书登台的情境,一片花团锦簇,园林好景。唱词中所述的“绣彩云”“锦绢”“淡描”“银丝冰线”等皆以雅致修辞描绘瑶绣的精美。【园林好】唱段是秀小生唱功的开场,王福文姿态符程式,声腔有昆味,引出了全戏的戏眼——“绣”,绣娘们各执“纨扇”与“蓝靛帕”等所唱绣品,绕小生走圈,展现下接台词中的“工艺”与“手办”,浓缩着交代了沙洲村创新发展非遗瑶绣的面貌。
绣娘们齐夸赞设计师新秀姑娘,老旦搭腔,共话“创新”与“商机”的美好愿景。随后,较为幽默的一段是绣娘们调笑新秀不会看上村支书,或可招为“赘婿”,小打小闹,粗犷豪放,老旦用西南官话念白解释瑶寨规矩,体现出沙洲村一番民风淳朴。而新秀这一名字,不仅与新绣有双关之意,也暗合着湘昆演员的新秀辈出,新剧频生。
赓续“半条被子”,发掘乡创新题。问起新秀去处,两位旦角绣娘道出新秀去“半条被子纪念馆”采风。“半条被子”不仅是沙洲村温情而光荣的革命故事,也作为一种革命精神与信念象征发扬传承,更是如湘昆一般是郴州乃至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而湖南省昆剧团于2021年排演的《半条被子》典范式将红色经典与非遗昆曲有机融合,可谓《绣美沙洲》的文艺源泉与前传。沙洲村在“半条被子”后的新时代乡村发展如何?《半条被子》的编排成功后怎样推陈出新,让故事接着讲,传播广?湖南昆曲怎样初心不改而“两个结合”,勇立潮头?种种文艺新态与挑战呼吁着——湖南省昆剧团在赓续“半条被子”的文化基因后,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开掘沙洲村的当代价值、地缘特性与现实意义。
于是,我们领略到反映乡村振兴文艺中的“返乡创业”题材,在新编昆剧《绣美沙洲》中的生动呈现。绣娘们一提起新秀要回乡创业,村支书便欲寻她,绣娘则打趣道“倾心吐意”,村支书害羞回答是“商议大计”,一来一回,插科打诨,尽显官民鱼水般的融洽与和睦。老旦介绍以往“大字不识”,到现在大学生众多,众小旦和之,花旦也表示要读完大学回乡创业,以对白诠释出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听闻此,《绣美沙洲》的第二段唱出现:
【忒忒令】
生唱:举目远,晴空碧天,
栖故里,喜迎归雁。
合唱:山红遍,绽杜鹃,
巧针黹,
绘家园,
绣层峦尽染。
【忒忒令】曲牌也是仙吕入双调,宫调较古雅,常与【园林好】搭配,前两句是小生唱(应也作四句为常规),用“归雁”栖故里双关比喻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与青年。后四句是众绣娘合唱,走步成同心圆形,边舞边唱,婉约动听,夹杂些流行曲调,颇有帮腔之势,前句“(漫)山红遍”与后句“层峦尽染”是用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典,唱出湖湘景致,而“巧针黹,绘家园”则以劳动人民的朴素愿景,展望未来,期盼美好。最后,在欢声笑语里,村支书与绣娘们眼内含光,目视远方,充满无限憧憬,《绣美沙洲》也落下帷幕。
另外,湖南省昆剧团还为观众准备了王福文的“角儿活秀”片段展示,王福文与伙伴表演《虎牢关》对枪片段,王福文素扮吕布,与张飞斗武,花枪如雨,展现出他的武生身段与功底,彰显着青年演员的过硬本领与奋斗精神。
从新绣到新秀,从沙洲到潇湘,整体而言,尽管《绣美沙洲》时长较短,呈现时难免有些许压缩与生硬的痕迹,但其思想主旨将对传统昆曲艺术的坚守,与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创新相结合,正贯彻着湖南省昆剧团在《半条被子》中阐述的创作理念——一是保住昆曲的魂;二是发挥湘昆本身的特色;三是在其他艺术门类中寻找到创新的途径。
诚如斯言,我们期待着《绣美沙洲》的大戏出台,也期待着湖南省昆剧团在新时代号角下,继续守正创新,创作出一系列文艺精品,戏绘潇湘,绣美中国。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