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百团百角专题 无伴奏合唱《浏阳河》:当传统湖湘韵遇上现代无伴奏合唱

  湖南文联   2025-07-30 10:55:00

文|余瑞

在“百团百角唱潇湘”全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云展演平台”推送的诸多节目中,由湖南省湘剧院报送的改编音乐——阿卡贝拉《浏阳河》令人耳目一新。阿卡贝拉,即无伴奏合唱,是一种不依赖乐器伴奏,仅通过人声的旋律、和声、节奏甚至模拟乐器音效来完成的音乐形式。它凭借纯粹的人声魅力,能精准传递情感,兼具灵活性与创造性,在现代音乐舞台上备受青睐。而当这种充满活力的形式与经典红色旋律碰撞,便诞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阿卡贝拉《浏阳河》。

湖南省湘剧院实力深厚,自建院以来,不仅创排出众多佳作,斩获文华剧目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还涌现出左大玢、王永光、贺小汉、王阳娟、唐伯华等一批摘得梅花奖、文华单项奖的名家,艺术底蕴与创作能力可见一斑。此次将阿卡贝拉与经典民歌、湘剧元素融合,正是其艺术探索精神的生动体现。

省湘剧院对这首作品的改编,堪称一次惊艳的跨界创新。它既牢牢抓住湖南民歌《浏阳河》的经典旋律内核,又巧妙注入湘剧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再以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全新呈现,没有乐器的喧宾夺主,人声的层次与张力得到充分呈现,让红色经典在时代新声中焕发别样光彩,唱出了醇厚绵长的湖湘情怀。阿卡贝拉《浏阳河》MV的拍摄定在了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碧水配上演员们精彩的演出,同时音乐中还插入了一段说唱搭配上演员们极具视觉效果的动作表情,快速跳转的画面搭配上说唱点燃氛围的效果,用极短的时间将湖南的特色美食、知名景点作了粗略的说明。

省湘剧院对阿卡贝拉《浏阳河》的改编,是一次打破艺术边界的大胆突围,更是一场让传统与现代火花碰撞的精彩实验。这份创新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非对经典的简单重构,而是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完成的创造性转化,既牢牢把握住湖南民歌《浏阳河》的经典旋律,又巧妙地将湘剧传统音乐的特色和时代潮流元素编织其中,让听众在熟悉的曲调中瞬间获得情感共鸣。同时,演出团队运用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的现代形式,让乐曲没有乐器的轰鸣与喧宾夺主,人声的感染力加上MV里青山碧水的独特呈现,和声的铺陈层层递进,让音乐场景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呈现并未止步于音频,其MV的创作同样延续了创新思路,将艺术表达与地域文化传播巧妙结合。拍摄地选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如黛、碧水潺潺的自然画卷,既是湖南生态之美的生动注脚,也与《浏阳河》这一名称的重要来源——浏阳。演员们在山水间的演唱,仿佛让音乐与这片土地完成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音乐中说唱片段的加入以及MV快节奏的切换,两者相辅相成,带观众去了解那些属于湖湘的特色元素。当节奏鲜明的说唱响起,演员们配合着接地气的歌词做出极具张力的肢体动作与表情,视觉与听觉形成强烈共振。在极短的时间里,剁椒鱼头、小龙虾、湖南米粉的独特香气一闪而过,橘子洲、武陵源、岳阳楼、杜甫江歌等知名景点轮番登场。这些碎片化的画面并非简单堆砌,而是以说唱的燃情节奏为引线,像展开一幅浓缩的湖南风情长卷,让听众在被音乐点燃情绪的同时,快速捕捉到湖湘大地的多元魅力。

在“角儿”活秀展演中,湖南省湘剧院此次推选了骨干演员王艳军的耍刀表演。王艳军拥有23年的舞台经验,实力不容小觑。而且他曾在2023年“百团百角唱新歌”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中,参演湘剧阿卡贝拉《沁园春·长沙》并助力该作品拿下“十佳节目”奖项,也让人对他此次的表现充满期待。他在表演中展示的单刀身段,秉持“一寸短,一寸险”的技艺哲学,刀刃在他手中迅猛凌厉中透着武术的实战张力,每一次挥、劈、刺都带着破空之势,仿佛能窥见江湖对决的惊心动魄。刀随人动,人借刀势,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既见功夫的扎实,更显气韵的连贯,让人在屏息凝神间读懂戏曲武戏“以形传神”的精髓。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表演结尾处那个定格的眼神。当最后一个动作收势,他微微侧首,眼神陡然从方才的凌厉转为深邃,似有千言万语藏于眼底。这一眼,没有多余的动作修饰,却瞬间收束了全场的注意力,让观众在余韵中反复回味,成为整场表演最难忘的点睛之笔。

从阿卡贝拉的人声魅力,到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再到院团与演员的匠心传承,这场创新演绎不仅是对红色经典的致敬,更让我们看到传统艺术在当代的无限可能。可以说,这场改编从音乐本体到视觉呈现,都贯穿着“守正创新”的智慧:既让红色经典在阿卡贝拉的演绎中获得了与当代观众对话的新语言,又借由MV的巧思,让《浏阳河》从一首单曲升华为展现湖南文化的立体窗口,真正实现了“用时代新声讲好湖湘故事”的深层价值。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