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7-28 12:04:34

先完成,再完美,就算是拼盘你也得敢端上桌——评电影《聊斋兰若寺》
文|王有耳
先说结论,《聊斋兰若寺》以龟蛙比赛讲故事的形式硬凑一起拍拼盘电影的手法不甚高明。原因在于,五个故事气质不一样,风格不一样,受众也不一样。明明单拎一个出来,都有点意思,但堆叠在一起,就失了水准。主创们想要做好文化传输的心思昭然若揭,只是这一次未免草率了些,不仅没有超越《长安三万里》,反而一泻千里了。不过追光敢于创新,敢于亮剑,敢于在这样一条明显有着网暴风险的路子上疾驰狂奔,还是相当不简单,这里边需要“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还要有成吨的勇气,个人觉得应该支持,鼓励,为票房添砖加瓦。暑假期间带上10岁+的小朋友去观观影,增加对古典、传统文学的兴趣,还是颇有益处。
电影主线从蒲松龄赶赴江苏做师爷开始,路宿兰若寺,被龟蛙二上仙拖入井内,逼迫给自己讲的故事作评分,欲要分个高低,最后却被蒲松龄一举夺魁,出井后在兰若寺门匾上题写“几则乱谭自无稽间见真情”终。类似“一千零一夜”的小结构,插科打诨较多,起到了调节气氛和梳理节奏的作用,也算中规中矩。尤其是蛙上仙的水幕显屏,将故事变成画面输出,与电影的投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龟仙人一句“只有当故事无趣之时,才会想起来玩那么多花活”更是主创对自我的嘲讽,让人会心一笑。现在我来分析分析五段小故事,因蒲老的《聊斋》基本人尽皆知,而电影创作也算遵循原著,所以剧透的风险较小,便畅所欲言了。
《崂山道士》是个铺垫。是将现实向仙玄道鬼靠拢的一架桥梁,观感比较低幼,王生在道观砍柴的部分相当繁琐,基本可以抹除,毡毛动画可以算个亮点,但并非完全必要。除了炫技之外,与故事并不十分贴切,也就是说采取什么方式来画崂山道士,都改变不了这个故事本身的低幼向,唯一算得上好看的部分是饮酒邀嫦娥起舞片段,技术非常圆润。

《莲花公主》依然幼龄,无非是一个有着侠义心肠的小画手,在一条大黑蟒手上救下了一只小蜜蜂。而讲故事的手法利用了梦境,在梦里,蜜蜂王国水汪汪,花儿香,到处都是六边形的装饰,大黑蟒成了一个外来入侵的盔甲战士,而小蜜蜂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成了死士,虽然故事讲得活泼可爱,莲花公主的造型也很卡哇伊,但掩盖不了这个故事的乏善可陈,也难怪蒲松龄要求两位上仙再讲两个故事了。

从电影最终呈现效果来看,这两个小故事实际上可以剔除,因为后面三个故事主要讲“情”,且每一个都有所指,从三个方面将“情”讲细讲深讲透,放在一起并不违和,反而会让整个电影显得更加紧凑,主题也更加鲜明,甚至有更多的时间去丰富和打磨后面三个章节,这应该算是主创们的一个小小失误。
《聂小倩》将背景转移到了民国初,宁采臣成了医科大学生,聂小倩是被夜叉控制的女鬼,然后就是夜叉控制小倩害人,宁采臣在燕赤霞的帮助下救小倩往生。换汤不换药,整个的还是原故事脉络,除了燕赤侠掏出手枪对夜叉射击,以及火车与手电筒的出现之外,最大的颠覆可能在于,“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了人”,聂小倩的主动一吻和潸然一泪,让她有了影子,也就是说,爱,使她从鬼变成了人。呃,但对我来说,这简直是颗雷。

《画皮》是拍得最高级的一个章节,以陈生的妻子为视点,重新看待这个三角出轨的故事。宋代工笔画那种慵懒倦怠的风格与这个故事莫名地契合。卜一出场,妻子与陈生之间已经有了七年之痒,她从各个细节已经看出丈夫对她的敷衍和欺骗,丈夫被鬼吓得瘫软在地时,是她扶回房间,在丈夫被鬼扒心之后,又是她锲而不舍的求赤脚大仙赐予救命之物,即使那是人从身上搓下的臭不可闻的泥丸,她也塞进嘴里咽了下去,她一心想要救下丈夫,只是因为这个人虽然有错,但错不至死。可鬼小三魂飞魄散的场景又让她开始反思,作为女人,她应该是怎样的?导演只是用出画后淡淡语气的两个字,却力达千钧。“恶心!”那其实是她觉醒后的呐喊,正因激荡,才拿腔拿调,越是轻描,越是不带情绪,就越是让人深思。它,达到了。

最后是高潮之作《鲁公女》,鲁瑛打猎时救下张于旦,却死于非命,在张于旦为其念书百日之时鲁瑛出墓相见,并相告因杀生过多,需九莲盛开方可转世为人,因而于旦便背着她去做了九件好事。送鲁瑛赴黄泉时,鲁瑛让张于旦等她十六年,待她十六岁时一定要嫁于他,并称就算是强娶,他也要将她娶回家。这一句台词比任何爱情誓言都要动听,打动了张于旦,也打动了观众。十六年后,张于旦做了整形手术前来赴约,却被鲁瑛误认为父母的戏耍,她上吊身亡。不甘的张于旦再次奔赴黄泉,抢下已转生的卢氏女,两人终于忆起前尘往事,打下同心结。这个故事相当讨好观众,也是主创为什么留给蒲松龄做杀手锏的缘故。鲁瑛出场便英姿飒爽,及后也是热情奔放,敢作敢当,而张于旦一往情深,痴痴等待,苦苦追寻,硬从阴曹地府将娘子抢回现世,整个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勾人眼泪,更是happy ending,自然倍受好评。

综上,《聊斋兰若寺》还略显青涩,与惊艳之作《长安三万里》相比,不管在剧情上,情怀上,还是文学含金量,都略有参差,但从技术上看,它不输任何国际之作,毛毡风格,宋画构图,人物建模,动作捕捉,色彩渲染,哪哪都可以说毫无纰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条件允许,咱们的动画随时都可以上桌,这也是我看完《聊斋兰若寺》的一个观点,先完成,再完美,就算是拼盘你也要敢于端上桌。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进步是缓缓的,哪怕有时还会向后退一点点,那也是为下一次的冲刺做蓄力。我看好追光,看好中国的动画团队,不怕亮相,不怕失败,蜿蜒前行,一寸一寸往上,直至攀至顶峰。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