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匠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在三一车间寻找未来的模样

蒲正东 陈滔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7-25 11:31:43

新湖南客户端7月25日讯(通讯员 蒲正东 陈滔)湘江之畔,盛夏的蝉声如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双百行”之“三一企业行”暑期社会实践今年已是第三年,这也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与三一集团战略合作、纵深推进的第三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百余名青年,带着书本的温度,也带着对世界的追问,走进三一重工巨大的厂房。钢与铁的轰鸣之间,他们完成了一次从“知道”到“懂得”的蜕变——原来,每一道焊缝、每一行代码、每一页档案,都是大国制造写给时代的注脚。

泵路事业部的工位上,同学们埋头整理技术文档、标记关键数据、测试硬件性能。面对成摞资料,大家逐页核对逻辑;遇到疑问,立刻记录并请教工程师。测试台旁,周凡琪俯身装配硬件设备的侧影被弧光拉长“零缺陷不是口号,是0.01 毫米也要锱铢必较的执拗。”擦去额角的汗,第一次读懂了课本里“精度”二字的千钧重量。

重卡事业部内,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一师学子围在工程师身旁,从安装前端开发环境、用Vite起第一个Vue项目,到后端搭起SpringBoot+MyBatis框架,亲手把课本里的登录页面演进成能实时读取重卡车速等数据的可视化界面。当屏幕跳出第一行实时数据,实践队员尹艺铮、龙雨婕兴奋地说:“代码真的跑在了钢铁巨兽上,这种成就感比任何课堂实验都来得猛烈!”

商用车事业部的驾驶室装配工作中心里,一师学子们正认真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他们紧盯线上每一步关键工序,仔细记录每一个数据。实践队员宋喆、陈滔表示:“以前觉得驾驶室就是铁壳加座椅,今天才发现这里藏着这么多道工序零部件。”抚摸着刚刚下线、还带着余温的驾驶室门框感叹

三一工学院里,六名同学分成两组,在档案室与培训现场之间来回穿梭。留值组的三人,逐条核对教职工的职称证书、分类归档,再补录、扫描、装订新旧教师合同;培训组的三人则每天清晨守在挖掘机体验场,引导中小学生安全上车实践队员呙邵杰深有感触:烈日下带着一群小学生排队上挖掘机,嗓子喊哑了,但当操纵杆一动、挖斗稳稳捧起第一抔土,孩子们齐声喊‘好酷’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们守护的不只是安全,更是他们对未来最闪亮的想象。”

这个七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百余名学子再次走进三一车间,把课堂搬到泵路、重卡、商用车、工学院的真实工位,用汗水校准公式,用双手验证算法。学子们在周的淬火中完成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蜕变——知识被重新锻造为匠心,理想被精确对准了未来的坐标。此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双百行“企业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段在三一车间里淬炼出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继续求学、走向职场的底气与方向。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