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佳雨 大湘菜报 2025-07-24 16:10:20
修山洗耳溪印子粑粑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修山镇的传统特色食品,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2017年入选为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春秋末期,孔子周游列国至修山洗耳溪,拜访隐士陆通(楚狂人),恰遇陆妻制作米粑粑,孔子随手将楚王御赐的金印搁在粑粑上,留下印痕,陆通见后大笑,遂雕刻印模,始创“印子粑粑”。后人竞相仿效,洗耳溪遂为印子粑粑发源地。诗曰:“柳溪蓼叶静无华,陆妻碾磨映日斜。孔子持玺游楚地,误留印迹于米粑。”这一传说赋予了印子粑粑“圣贤印记”的文化象征,使其成为祭祀、待客的珍贵食品。
印子粑粑选用本地优质糯米与籼米、按比例混合浸泡,磨浆后压干成粉团,将粉团揉匀,包入芝麻糖、花生碎或腊肉馅,放入雕花木模(“印子”)压实,敲出花纹清晰的圆形或鱼形粑粑。垫粽叶入笼,柴火蒸20分钟,出笼时清香扑鼻,表皮光润。印子粑粑软糯不黏牙,甜馅绵密,咸馅鲜香,冷热皆宜。
从孔子金印的传说,到现代非遗美食的蓬勃发展,它连接着历史与当下,成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典范。来修山,尝一口印子粑粑,品尝千年时光的甘甜与厚重!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丁伟
三审:瞿德潘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