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学子·乡村振兴”湘潭大学暑期实践队:多元实践绘就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余周凯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7-21 13:05:56

新湖南客户端7月21日讯(通讯员 余周凯)近日,湘潭大学商学院“湘遇土苗实践队”响应“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践调研。实践队以产业调研为基、教育帮扶为翼、乡村走访为脉,在土家苗寨的青山绿水间,用青春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产业调研:解码特色经济,探寻振兴路径

实践队聚焦洗车河镇特色产业,从农贸市场到龙头企业,全面梳理产业发展脉络。在洗车河农贸市场,队员们了解到当地霉豆腐产业形成“家庭作坊+规模化工厂”的多元格局,年产能达8000-9000坛,通过抖音直播等电商渠道远销全国及海外,更细分中辣、特辣等口味精准对接市场。

走进龙山湘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队员们深入探究“王妈腐乳+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的融合模式。该企业年产腐乳200万斤,带动61人稳定就业,其中含残疾人3人、女性18人,年销售收入超1500万元,为“小豆腐”做成“大产业”提供了鲜活样本。此外,实践队还调研了黄桃、白茶、油茶等产业,发现当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锦绣黄桃年产值达200万元,黄金茶、烤烟等产业亦形成规模,为乡村经济注入动能。

教育帮扶:播撒希望种子,守护成长之路

“艺术浸润+安全教育”为双主线,实践队在洗车河社区打造特色支教课堂。“共绘长卷”活动中,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心中愿景,在协作中涵养创造力;防溺水安全教育课通过情景模拟、漫画手册,将安全知识深植童心;女童安全自护教育用“身体红绿灯”游戏,帮助乡村女孩明晰边界意识。

此外,心理教育课上,“情绪镜子”游戏让孩子们学会识别喜怒哀乐;音乐课结合“七七事变”纪念日,以红色旋律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结手工课上,红绳缠绕间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日常课业辅导中,队员们一对一答疑,为留守儿童搭建知识阶梯,让山间课堂充满温暖与力量。

乡村走访:倾听基层声音,触摸发展脉动

实践队深入老洞村、三个堡村等村落,记录乡村变迁。老洞村通过“三个一”机制实现80户333人全部脱贫,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2300元增至2020年的6200元,义务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实现全覆盖,但仍面临交通不便、人才短缺等挑战。

三个堡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黄桃、白茶、油茶等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四治三标”工程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践队与村文秘深入交流,围绕文旅融合、品牌建设等议题建言献策,将高校智慧注入乡村发展。

从车间厂房到田间地头,从三尺讲台到农家院落,湘潭大学“湘遇土苗实践队”以多元实践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队员们表示,将持续跟进洗车河镇发展需求,让青春力量扎根乡土,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添上更鲜活的青年注脚。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