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观众7.2万人次,“小小讲解员”成简牍文化传播新力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0 21:02:4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伟 黄安妮 王国庆 徐孙雅钏

“走马楼吴简内容是三国时期长沙郡临湘县(今长沙)的官府文书档案,涉及到司法、赋税、户籍、经济等多个方面。那么,研究专家是用什么方法判断这批简牍是属于三国时期的呢?”面对考核官、家长和展厅内的众多游客,小小讲解员聂宇辰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地进行讲解。

7月20日,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第17届“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结业典礼。来自湖南长沙、岳阳、常德以及北京等地的50名“小小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专业的讲解顺利通关,成为一名简牍“小小讲解员”。

深奥难懂的简牍,很多大人都难以理解,9至14岁的孩子能讲好吗?

“自2009年起,我馆的公益项目‘小小讲解员’培训班面向9到14岁的中小学生开办,有一套严谨的学员选拔和培训系统。”长沙简牍博物馆外联部副主任王茜介绍,“小小讲解员”项目以科学严谨的选拔为起点,每年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及共建学校,向长沙市乃至全国超过3000名中小学生发出招募信息。通过初审报名考察基础素养,面试评估表达能力、思维反应与才艺,教师、专家评审考察抗压能力与服务热情,家访详细了解学员情况,精准选拔出优秀学员。

培训课程则巧妙将历史、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融于简牍学习中,强调学以致用。课程内容涵盖文化知识、讲解技能、服务实践三大模块,包含《长沙吴简》《中国简牍》《文物基础知识》《湖湘简牍》《汉字知识》《基础语音》《基础礼仪》《即兴口语表达》《博物馆讲解工作》及展厅实训等10项核心内容。教学采用“1+N多导师制”,每个班配备班主任及多名专业讲解员导师分组带教,讲解员在展厅进行一对一实地指导。同时,为每位学员建立详实的电子档案,全程记录其学习轨迹。

9岁的谢沂琦来自岳阳市,是花板桥学校学生。他告诉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通过这次‘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简牍的知识。比如,我以前觉得古人和我们一样,是在纸上写字。现在我知道了,古人以前是在简牍上或者其他载体上写字。”

“参加培训后,孩子有两大了不起的变化!”谢沂琦妈妈开心地对记者说,儿子更懂文明礼貌了,还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如当家人朋友到博物馆参观,不小心用手碰到展柜玻璃时,小沂琦会提醒家人朋友不要碰到玻璃,以免留下指纹后影响别的游客参观,还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爸爸妈妈和哥哥谈论历史话题时,小沂琦会主动参与,有理有据指出不正确的认知,能讲出很多具体的细节。

湖南是简牍大省。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历经17载的精心培育下,“小小讲解员”们渐渐成为湖南传播简牍文化的新力量。

据了解,截至目前,长沙简牍博物馆累计培养了575名“小小讲解员”。其中,129人晋升为小志愿者。他们累计服务时长达32560小时,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约7.2万人次。孩子们获得沉浸式社会实践体验的同时,也成为了播撒简牍文化的使者,有些小志愿者成人后成为了考古工作者。

(视频:龙文泱 徐孙雅钏)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